走进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厂区,进出运输车辆排成了长龙,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在当前外贸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家企业却完美地逆势而上,实现了订单的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上的技术投入。”公司总经理柯清松说,“近年来,机械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挑战,我们只有进行‘二次创业’。”
经济先发导致瓶颈先遇
晋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之一,民营经济占有90%以上的份额。在30多年的首轮创业中,这里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晋江经验”、“晋江模式”,以外向型经济带动起步,大力发展制造业,并成为世界闻名的制造业基地,拥有纺织服装、鞋业等多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穿行在晋江这个县级城市,你一定会为有如此多的品牌诞生在这座小城而感到惊奇。匹克、安踏、七匹狼、柒牌、劲霸、利郎……作为中国品牌之都,晋江拥有123枚“国字号”品牌。晋江还是福建省县域经济龙头,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目前,这里已有各类民营企业1.6万多家,总量居福建省首位;资本市场上“晋江板块”颇具影响,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县域第一,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8家。
然而,走过黄金30年,晋江的民营经济开始遭遇土地、资源、用工、融资等一系列要素瓶颈,传统粗放式的发展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在用电方面,去年晋江创造1美元GDP耗电0.72度,而昆山只有0.45度,日本更是低至0.23度。在生态环保方面,当地因工业化进程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生态破坏,污染问题特别是水污染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正是民营经济的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有晋江的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也正是这样的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晋江率先遇到成长的烦恼。”晋江市市委书记陈荣法这样表示。他说,面对经济先发导致瓶颈先遇的问题,晋江迫切需要推进民企的“二次创业”,率先转型、率先提升,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先机。
晋江民营企业以往的快速发展,与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此次开展民企“二次创业”,同样也是政策先行。目前,晋江市委市政府梳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并出台了《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引导民营企业更多地投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火朝天再创业
爱拼敢赢、敢为人先。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晋江企业家们表现出一贯雷厉风行的风格。梳理企业战略规划、技改升级提升品质、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跨行业投资开辟新增长点……晋江企业忙得热火朝天,纷纷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一直以来,研发是优兰发集团的看家法宝。这家企业目前拥有福建省造纸研究中心,是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企业多年来牵手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实现产学研对接。同时优兰发自身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一直是我们发展的根本。”优兰发集团总裁柯吉熊表示,今年优兰发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在人才、经费等各方面增加投入,争取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储备更多的新产品。“产能提升、产品升级、附加值增加和持续科技创新,是我们‘二次创业’的主要方向。”柯吉熊这样对记者说。
在“二次创业”中,恒安集团CEO许连捷则看重管理,恒安集团更是在创新管理方面持续前进。据悉,经历过两次管理变革的恒安集团,如今已经将管理变革日常化,所设立的“持续改善委员会”对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迅速高效推进管理提升和效率提升。许连捷认为,晋江民营企业家要把握好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期,在“二次创业”中,加快创新发展实体经济。“要主动创新,主动调结构,不要让外面的环境逼你仓促应战。谁先主动调整结构,走在对手的前面,走在行业的前面,谁就是赢家。”
今年1月,利郎文化创意园奠基。总投资超10亿元的文化创意园规划建设时尚发布会场馆、展厅、设计师创意工作室、时尚工厂、利郎博物馆和企业配套生活设施等,预计2014年建成投用。利郎总裁王良星表示,进军文化创意领域,是利郎品牌升级的重要一环。“跳出服装做服装,把时尚艺术、文化创意赋予服装,让服装有生命,这是利郎为今后发展勾画的战略路线图。”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后,更多晋江品牌将在创新创意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做越好。
“筑巢引凤”聚人才
人才是产业转型之需,是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晋江这个近200万人口的城市,外来人口就占了将近一半。为了“筑巢引凤”,正在“二次创业”的晋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其优惠措施涵盖人才津补贴、住房保障、创业扶持、科研经费资助以及户口迁入、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还可免租入住人才公寓或享受最高80万元的购房补贴。
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家康2003年从湖北老家来到晋江,在这家企业服务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不久前,陈家康被认定为晋江市第三类人才,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的津贴,还能享受20万元的购房补贴。“政策的出台更加深了我扎根晋江的想法,我会在这里工作到退休。”陈家康开心地说。
舒义华是晋江七匹狼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样衣工”,这样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也被晋江市委市政府认定为优秀人才。被认定为晋江市第五类人才的小舒,每个月可以享受500元的人才津贴。他说,其实自己的平均月工资已达5000到6000元,500元对于他来说并不多,但关键是这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荣誉感。
小舒的妻子跟他一样在七匹狼工作。舒义华这样谈起他的未来规划:“我想更加努力,成为更高级的优秀人才,争取在晋江买房。届时把孩子、父母都接来,成为一名真正的晋江人。”
在优化政策环境的同时,晋江还积极打造各类引才载体,并依托重大科研和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人才引进。目前,这里先后有200多家知名企业与8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长期开展人才合作,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省级技术中心24家,52个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通过一系列举措,晋江企业已迅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适用人才、一大批急需紧缺人才。
“‘二次创业’,企业是主体,人才是根基。”陈荣法书记表示,今后,晋江将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转变。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