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欧债问题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当仁不让地成为会议首要议题。会议在超出欧盟的范围内继续了“紧缩”与“增长”的讨论,会议声明就此未做任何倾向性的结论,只是希望“重振经济”,对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则含糊其辞地表示各个国家自己“酌情处理”,凸显出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在此次八国峰会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各国领导人相约观看了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来自德国的拜仁慕尼黑队遗憾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德国总理默克尔难掩失落,但让她头疼的事远不止于此。近一段时间,欧盟内部关于是继续执行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还是转而刺激经济增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德国作为“援助国”,为避免“道德风险”,担忧南欧“债务国”失去改革压力,坚称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要严格地执行财政紧缩政策。相比之下,在紧缩政策下经济持续下滑的南欧国家已经不堪重负,“反紧缩”的声浪日益浩大,对德国主导的政策提出了严重质疑。在此次八国集团峰会上,美国、英国等欧元区以外的国家出于大选、经济稳定等考虑,似乎也都站在了南欧国家一边,都希望欧元区能够尽快稳定经济和债务形势,降低他们的外部经济风险,并且希望欧洲央行在这方面能够“多做贡献”,这让德国的处境似乎更加尴尬。
与美、英等国分歧虽然令人不愉快,但对于默克尔而言,这并不十分重要,八国集团毕竟只是“清谈馆”,德国的真正挑战仍然在欧洲。
在八国峰会刚刚结束后,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就公开表示,将在随后23日举行的欧盟非正式峰会上提出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问题。这对于默克尔可能又是沉痛一击。这一问题此前在欧洲就有过激烈的讨论,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经积极推动,但由于默克尔坚决反对而搁置。奥朗德此番“往事重提”,势必又将激起新一轮争论,而且南欧债务国以及欧盟委员会似乎站在法国一边,德国的处境似乎比以前更为孤立。
同时,希腊6月17日将举行的新一轮选举结果可能也对德国主导的紧缩政策不利。虽然德国以及欧盟都在给希腊施加压力,敦促希腊人权衡利弊,切实履行此前达成的改革协议,但希腊退出欧元区已经不再是不能公开讨论的“禁忌”。
总之,由于债务问题持续恶化,德国主导的应对模式正面临广泛质疑,有比喻形容德国正成为欧洲“没有车厢的火车头”,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处境日渐孤立。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