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

    勇啃“硬骨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3日 05版)

        公立医院改革,因涉及各方利益格局的调整,被喻为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5月18日,北京率先启动省级城市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儿童医院5家医院,试行“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为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这些改革能否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医患矛盾,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医药分开”:让看病不再贵

        “看病贵”让“以药养医”饱受诟病。

        北京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在友谊医院试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的15%加成,让医院的利益与药费脱钩,成为此次医改的重头戏,备受公众瞩目。

        我国“以药养医”政策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国家财力所限,允许医院对药品加成15%销售,以弥补医院运行中的亏损。据了解,在北京,药品收入已占医院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在香港这一数字仅为8%。80年代后期,以药补医弊端逐步显现,成为“看病贵”的重要成因。而在国外,普遍的做法是,门诊病人看完病,按处方去药店购药,实行“医药分开”。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医药分开”后,医院收入将从原来的药费、医疗收费、财政投入三个渠道,调整为医疗费用、财政投入两个渠道。试行“医药分开”,意在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利益机制上规范诊疗行为,从而杜绝过度用药、滥用药等现象,让看病不再贵。

        但也有医务人员对此提出疑虑:“医药分离并不难,难的是医院不以药养医,那用什么养?”有医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盒进价4.8元的药,卖给医院是29元,其中有12—15元都是留给主治医生的。”在医生的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是靠开药提成获得的。

        对此,韩晓芳坦言:公立医院改革,最大的困难便是各种利益的平衡。这次改革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老百姓要得实惠;政府要能承受;医务人员要满意。 

        规范院长权力:以社会满意为标准

        以前医院的一切经营管理都是院长说了算。今后,院长将接受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控制等10项指标的考核,院长的权力将受到约束和规范。

        据悉,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制度、院长负责制和监事会制度。

        北京市医管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表示,医管局将成立监事会,对医院派驻监事进行医院管理和履行情况的监督;医院成立“医院理事会”,负责医院的发展、管理,决定重要干部的任免、重大项目的投资、大额资金的使用。理事长作为医院的法定代表人,由医管局任免,医院党委书记和理事长可由一人担任;理事会负责院长、副院长的聘任或解聘;医院员工将实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按岗聘薪、岗变薪变。

        韩晓芳表示,医院理事会将接受医管局的考核和监督,考核结果与理事长的奖惩挂钩。试点医院的院长还将探索实行公开竞聘和年薪制。院长须同理事会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和任期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院长工作评价、薪酬确定、职务任免的依据。

        目前,北京市医管局已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以公益性为核心,群众满意度成为评判医院绩效的最重要标准。据介绍,考核指标体系分“定量”、“定性”两大类,总分100分,其中定量考核占70%,定性占30%。“定量”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医疗费用控制、预约就诊率”等项目,其中社会满意度占52分。医院年度绩效考核连续2年不合格的,院长将被免职。

        毛羽认为,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服务效率,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推动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促使医院驶入发展“快车道”。

        “医事服务费”:让医生的职业价值得到尊重

        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药品加成,试行“医事服务费”制度。有医务人员担心,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会不会大幅降低,如何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建立“医事服务费”制度,是为了医院收益从原来的“以药养医”转向依靠医疗服务的技术、能力、水平,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鼓励医院提高医疗质量,使医生的职业价值得到尊重,从而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和医患关系的紧张。

        据韩晓芳透露,此次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反复修改了60余稿。如“医事服务费”就经过了无数次测算,是以2010年医院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收入为基础核定的。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减少的收入,将通过“医事服务费”得到“补偿”,医院改革前后收入基本能够达到平衡。

        据介绍,“医事服务费”标准将按照医师的职级确定,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医保患者每人次个人支付标准为普通门诊2元,副主任医师20元,主任医师40元,知名专家门诊60元,此举将照顾到80%患者的利益,同时将有效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分级就诊,让专家更多地诊断疑难杂症。

        据市医改办测算,将“医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之后,北京医保基金将增加支出13亿元左右,但“医药分开”切断了“以药养医”的利益链,医生不再有开“大处方”的动力,医院的用药将会更趋于合理,有利于医保基金的结余。

        3年来,北京医疗卫生总投入达到489.07亿元,通过推行预约挂号、无假日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分级就医等举措,大医院就诊能力提高了25%,大大缓解了“群众看不起病、社区看不了病、大医院看不上病”的状况。2011年,北京医疗服务总量达到1.6亿人次,平均每天有40多万人次在北京看病。

        丁向阳指出,北京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以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核心的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医疗服务模式,让群众就医更方便、更安全、更放心,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大医院看病难有所缓解。

        (本报记者 张景华 杜弋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