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桥头堡,珲春将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长吉图联动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5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话语坚定。
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9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将以加强与东北亚周边合作为主线,以构建跨境经济合作新模式为目标,这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珲春开发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外通道建设提供发展便利
“珲春市现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国家级口岸:珲春口岸和铁路口岸对俄,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对朝。”在珲春市圈河口岸,值班人员说:“目前,我们已向上海和宁波运送煤炭14万吨,开辟了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便捷的‘内贸外运’出海运输新通道。”
2010年3月至6月,吉林为畅通利用朝鲜港口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圈河口岸至(朝)元汀口岸至罗津港,吉林省交通厅投资360万元对中朝圈河大桥进行了整体维修加固。同时,通过积极磋商,朝方最终同意由吉林省投资对朝鲜元汀口岸至罗津港的二级公路进行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吉林省利用朝鲜港口出海的通行条件。
据珲春市所在的延边州州长李龙熙介绍,近年珲春口岸、交通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内外通道格局。长珲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珲春至东宁、市区至珲春口岸、沙坨子口岸和防川的公路陆续建成。珲春至图们铁路于1993年开通,长珲客运专线珲春段开工建设,中俄珲春至马哈林诺国际铁路接轨。珲春—朝鲜罗津—韩国釜山、珲春—俄罗斯波谢特—日本秋田、珲春—扎鲁比诺—束草等陆海联运航线先后开通。
边境经济合作进入快车道
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机器轰鸣,生产忙碌,新一轮10平方公里的扩区工程已经启动。为给入区企业提供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合作区又兴建了海关监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和保税仓库等相关设施。
据合作区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国务院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先后批设了珲春出口加工区和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2007年至2008年,合作区内先后设立了珲春俄罗斯工业园和吉林省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香港工业园,形成了集“三区四园”于一体的全新格局。
数据显示,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同比增26.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43.7%。全区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新型建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同时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日益壮大。
支柱产业带动跨国合作
在珲春市防川景区,伴随着游客“咔咔”的拍照声,导游员李宇声音洪亮,“作为我国唯一中俄朝三国鼎足地带,珲春不仅东南与俄罗斯毗邻,而且西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南距日本海仅15公里,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的美誉。”
据李龙熙介绍,珲春市坚持按照以设立多国跨境旅游合作区为导向,促进环日本海各国互开旅游商务通道,拉动人流和物流形成规模,发挥自身特色,引进毗邻国家旅游元素,努力建设成东北亚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境内外游客集散中心。
目前,在对朝产业合作方面,珲春市正在积极推进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和旅游观光为起点,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在石化、汽车、家用电器、现代高效农业等多领域建立协作关系。在对俄产业合作方面,珲春市依托陆海联运通道,推进中俄国际物流和跨境旅游,支持企业建立境外农产品和原材料基地,适当发展境外加工。
(本报记者 曾 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