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突破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湖北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8日 01版)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网站上刊登了一则简单的招聘通知,立刻在湖北引发热议——

        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从今年7月开始,湖北省拟提供1.7万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县城)教师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新录用教师将实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新机制。这是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后的又一新创举,标志着湖北省在改善农村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从单纯的资教行为转变为一种长效机制的建立。

     创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湖北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在此基础上,今年,湖北省教育厅又出“新招”:招录1.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新录用教师的招录对象为在岗的未入编的符合条件的资教生(含特岗生)、应届或往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新录用教师实行年薪制,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的,每人每年3.5万元;到其他地区任教的,每人每年3万元。

        为鼓励“优者”在农村体面教书、尊严生活,湖北还出台了其他优惠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时,可高于城区教师12%;给农村教师上医疗和养老保险;对在农村工作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每月发放定额补助;为新进教师、城乡交流教师建设周转房;教师住房公积金纳入财政保障范畴;每年选派农村教师参加海外培训等。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传统的教育大省,湖北却还不是经济强省,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湖北的经验就是坚持将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贯穿于“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始终。

     探索,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自2004年起,湖北省教育厅围绕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每年启动一项工程,在教师引入、教师培训、教师交流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为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2005年起,湖北省教育厅投入1亿元,每年组织两万名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集中培训。这是湖北省经费投入最大、培训人数最多、培训学科最全、区域覆盖最广的省级教师集中培训项目。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培训,湖北省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到了这项教师培训工程中。工程实施模式是“政府招标购买培训服务,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各方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7年来,共有14.5万名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参加了高质量的免费培训。

        今年,湖北又实施了“启明星计划”,每年在全省范围内从城镇学校选派500名左右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启明星团队,到农村乡镇以下学校任职任教3年,省教育厅奖励启明星校长每人每年两万元,启明星教师每人每年1.5万元。通过这种城乡教师的交流融合,进一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教,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难题:城镇中小学教师待遇好些、环境好些,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千方百计往县城挤,由此产生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拉大,义务教育失衡。

        2004年,为了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等措施,每年选派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3年。省教育厅每年拨1000万元专款用于这项计划,同时,还出台服务期内政府每年奖励5000元、工资提前定级等12项优惠政策调动资教生的积极性。

        8年来,两万多名本科毕业生被充实到全省84个县1900多所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在3年服务期满后,超过一半的资教生获得当地的教师编制,继续留在基层,服务乡村教育。(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网记者 张 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