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谁在守护平安;危难困境时,谁在挺身而出;经济建设中,谁在保驾护航……是人民警察。”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公安局局长郝万忠,生前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保平安、保稳定、保民生,这不仅是郝万忠的心愿,也是全国200万民警时刻践行的承诺。
“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北京奥运会、“5·12”汶川地震等,无不展现出公安队伍勇于亮剑、敢打必胜的过硬素质和坚强战斗力;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果斐然;公平正义旗帜继续高扬,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徐徐展开五年来公安工作的画卷,点点浓墨重彩,饱蘸心血与汗水。
贴心警务暖民心
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是公安工作一以贯之的理念。
从鄂西南到江汉平原,从企业车间到街道社区,从机关到基层所队,所到之处,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与各界群众亲切交谈,看望和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公安民警,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2008年12月公安部开展的“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在公安部领导的带头参与中迅速席卷全国。
2011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百万群众民意大走访”问卷调查活动,并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城市管理痼疾顽症,开展“百日大整治”。把群众的评价和意见作为指引整治工作的依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整治工作的标准,促进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回应群众诉求。
从“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到“大走访”开门评警,再到“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的开展,无不彰显出公安机关以开放胸襟处理复杂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和以民意为主导的警务改革思路。
群众的脸是“晴雨表”,群众的心是“试金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和执法环境的新变化,孟建柱强调,广大公安民警要把会做群众工作当做看家本领,坚持不懈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抓实干保民安
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这一思想在近几年公安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历次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中,公安民警的心也始终牵挂着亿万群众。上海世博会,从2011年5月的日均客流28万人次,到7月的日均超过45万人次,再到10月最高峰时的103万人次——相当于天天都有一个中等城市规模的人口,进入仅3.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游客平均在园区停留10个小时,7成以上在园区就餐,没有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事故,没有出现一起群体食物中毒事件。
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同样显示在重大突发灾害的抢险救援现场。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5·12”四川汶川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8·8”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来临时,预案完备、高效灵活的应急指挥体系让公安机关抢占了应急救援“制高点”。
合作就是资源,合作就是战斗力。在公安部的强力推动下,区域警务合作快马加鞭,警务合作向部门警种延伸、向地区国际拓展,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和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等国家的警务合作,成功侦破了“3·10”、“9·28”特大电信诈骗案和“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等一批跨区域跨国跨境犯罪案件。
与时俱进强素质
2011年,被称为全国公安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实行的“元年”。短短几个月,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这场属于全国近200万民警的“高考”席卷全国。
全国公安特警队伍“大练兵”活动,举办全国县市公安局长、地市公安局长、政治部主任等专题培训班,全面开展基层所队长“大轮训”……一切立足实战,一切为了实战。时至今日,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没有政治、业务、体能三方面的过硬素质,执法为民只能是口号,铸造“铁军”就是一句空话。
执法规范化建设自2008年提出以来,已成为各地公安机关的核心工作。公安部制定出台了《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等30余件基层急需的执法规范健全执法制度,从制度上、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随意性。
公安信息化建设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堪称“左膀右臂”,缺一不可。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采集、网上作战破案、案件办理流转、实时执法监督等综合运用。公安信息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体、从建设到应用的进步,为各项公安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
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成绩优异:共有125个先进集体和266名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48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402人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69人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人民公安,国之重器。岁月荏苒,我们看到了人民警察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坚守。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守护神,是一支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坚强队伍!(本报记者 龚 亮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