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问题的重灾区是大城市、中心城区。处于北京中关村核心地带的海淀学区敏锐地把握到以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为特征的校际合作正成为中小学组织发展的“新动向”,提出创建“携手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案例系列新闻通气会上,海淀学区均衡发展的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
家长
好学校就在身边
身边就有好学校。
对,就是家门口的中关村四小——每天,孩子步行5分钟就到了学校,没有路途中的奔波与疲惫。尽管这是一所新学校,但杨彬从孩子的成长变化中,在学校开放日走进学校的亲身感受中更加印证这是一所宽松、开放、和谐、优质的学校。
家有学子,杨彬与所有的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
4年前,在孩子即将升入小学的时候,她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忐忑;4年后,她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
孩子是幸运的。也就在那一年,海淀学区开始了“携手工程”活动的探索。在2008年,学区初步搭建了“携手工程”发展框架:中关村一小与双榆树一小、中关村三小与知春里小学、人大附小与彩和坊小学、万泉小学与西颐小学结成“好伙伴”互助学校。此后几年中,又相继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教学指导组、师德教育实践基地、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红霞工作室,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为学区各校的干部教师团队学习观摩、经验共享提供指导和帮助。
“好课”共品、“好经验”共享、“好邻居”联片教研、“好伙伴”结对互助、“好场所”共用、“好书”共读,就是海淀学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有效办法。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提高了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突破校际间的围墙,建立开放、互助的交流机制,逐步消除校际间的差距。
杨彬在与其他学校的家长交流中更清醒地看到:中关村四小虽是个年轻的学校,但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理念跟名校、大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大校有大校的规模,小校有小校的精致,老校有老校的历史,新校有新校的活力与潜能。
北京市海淀学区校长刘畅表示,我们就是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开放、包容、支持性的组织环境,使学区成为携手互助同行的发展共同体,努力使各个学校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共同走向“优质、公平、均衡”。
孙鑫的孩子就读于双榆树中心小学,这是海淀学区的一所资源校,规模不大,班级人数较少,以小班教育为特色。就近上学,不仅免去了在路上的颠簸折腾,而且孩子每天能够有充足的睡眠。孙鑫最直接的感触就是:班上学生少,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携手工程’成就一所年轻的学校,成就了一代学生,我感到十分安心。”杨彬说。
老师
孩子越来越喜欢学校和学习
在海淀区当了10多年的校长,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刘昱旻有三个强烈的感受: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投入与支持越来越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拿双榆树一小和中关村一小相比,目前在设备、设施上基本没有什么差距。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中关村一小的课堂上呈现出的面貌,也要在双榆树一小的课堂上同样能呈现。这就是教师能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学习需求采取个性化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学校、喜欢学习,从而达到软实力的相对均衡。”
其实,谈起中关村一小,他不自觉地会有种“一家人”的感觉。
早在2007年,双榆树一小与中关村一小就结成“好伙伴”互助学校:每学年两校互派教师分别走进两校的课堂。两校教师在不同的学校里燃烧教育激情,释放教育智慧,体验教育成功。
现在,双榆树一小的段继红老师还经常和中关村一小的老师们保持固定的联系。“康歆洁老师、刘慧珍老师、周志刚老师……我们成为了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经常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碰撞。”
2007年9月,段继红老师来到了中关村一小,担任了四(6)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和同年级组的老师一起分析学生特点,交流管理班级的点滴体会,研讨教学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在一年的时间里,她和同组的老师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基于在中关村一小的经历和感受,结合双榆树一小的学生情况,她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文素养;课本剧与手抄报,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积淀;小干部轮岗,培养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太多的每一次,带给我和孩子们的是成长的喜悦,是快乐的收获!在她眼中,自己的学校虽不及中关村一小办学规模大、文化底蕴深,但也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她相信,一个老师不管在哪儿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都可以培养出乐于学习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北京5月17日电)
链接
“近与好”
高洪(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而家长都有让孩子接受最好教育的期望。如果两者能完美结合,再好不过,但当好与近不能统一的时候,当区域内各学校确实存在差距的时候,择校问题就产生了。
缓解择校问题,我们的思路也是明确的:一是大力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内差距;二是规范入学行为;三要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念。
自然,要做到均衡发展,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教育部分别于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均衡发展要率先缩小区域内差距,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在配置资源上要均衡,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总体上提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让适龄儿童接受优质的教育。
我们也看到,现在政府、教育部门、校长、老师都在不懈地努力,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做法。海淀学区探索“携手工程”,让学区内学校共享优质资源,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让更多的学校成为好学校,也让家长感受到了“我们身边就有好学校”。
“同步与异步”
孙鹏(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早在二三十前,海淀的学区制度就已存在了。因为小学众多,基于管理的需要,成立了教委下面的二级行政部门,而现在学区的管理职能在弱化,协调、整合的作用凸显出来,形成共同发展的态势。当然,各个学区间在规模上要适合,强弱上有所搭配。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个长期、不断扎实推进的过程,不是一场运动,也不会一蹴而就。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口号变为职能,变成可操作的行为,变为制度。
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扬长避短,各具特色。均衡是相对的,不可能一模一样。如果完全一样,那倒是一种悲哀。均衡也不是同步的,而是异步发展。我们要做到的不是无校可选,而是让家长找到什么样的学校更适合孩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