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7日 星期四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表明

    农业已成为现代化的短板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17日   06 版)
    CFP

        “尽管粮食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是工业的1/10,仅为发达国家的2%。截至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比整体现代化低约10%。”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说,“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今天,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中国谷物、水稻和小麦单产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也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

     农业水平比美国落后100年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八连增”,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这很大程度上为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传启认为这并不能表明我国农业已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因为,除了产量以外,劳动生产率、人均营养供给、化肥使用情况、农民生活水平等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截至2008年,我国在化肥使用密度、水稻单产、人均蛋类供给、农村电视普及率等9个方面达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达水平,而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农民人均产肉、产粮等指标处于欠发达水平。

        “我国不同指标的世界排名差距很大,粮食单产明显好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表现,以2008年为例,水稻单产世界排名第15位,谷物单产排18位,小麦单产排22位,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排名为91位,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超过50倍,绝对差距超过25000美元。”何传启说,根据他们的测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仅为美国和日本的约1%。

        “1960年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多,但如果与我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0倍的幅度相比,农业效率的增长显然很缓慢。到2008年,我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11倍。”何传启说,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农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如果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等指标的年代差取平均值计算,截至2008年,我国农业水平,比英国、美国和荷兰大约落后100多年。

     多点着力补农业不足

        高产低效,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农业现代化,那么,该如何补上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呢?

        “在遵循农业规律,综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何传启说。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劳动力人均资本和人均技能成正比,与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成反比。

        这意味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就要大幅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教育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减少农业劳动人口。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差异很大,农业生产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何传启和他的团队提出,以省市农业为基本单位,建立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责任制度,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同时,农业是高风险产业,既涉及市场、技术和管理这样的人为风险,也涉及不可抗的自然风险,因此,应该鼓励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农业金融服务,并完善农业金融监管体系。

        何传启和他的团队认为,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明晰其产权、清理和建立合理的产权、实行科学管理、鼓励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联合出资建设和管理水利设施等举措,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因此,要实现农业财富的快速增值,一方面要从土地着手,厘清产权,推动农业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市场化和合理化配置,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采取新农民培训、农村小康、生态移民和农村城镇化等举措,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用消费引导农业未来发展

        93公斤、182公斤、152公斤,这是1961年、1984年、2007年我国的人均谷物消费量。

        从1961年—2007年,人均谷物消费,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此同时,1961年以来,我国的人均肉食消费提高了12倍多,蛋类提高10倍、奶类提高7倍……

        至2000年,中国人均营养供应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营养供应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中国人每天的参考食谱应该是: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何传启认为,与此相对应,农业生产的格局也应随之而调整。

        据统计,我国谷物食用的比例从64%下降到了53%,而谷物用作饲料的比例从19%上升到了31%。

        根据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和消费会有极限,对植物油和水果、奶类、肉食、饲料用谷物等的需求都会有较大增长,饲料用谷物比例将上升到58%,畜牧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例将达到50%左右。

        对此,何传启提出,应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现代畜牧工程,划分出5亿亩左右的优质农田,作为“国家食品粮食生产基地”,划分出8亿亩左右的农业用地,作为“国家饲料粮生产基地”,以保证粮食供给和食品安全。

        “我国消费者的膳食需求正在大幅转型,因此,无论农业的政策导向还是科研方向也都应该随之转变,否则,可能会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何传启说。(本报记者 詹 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