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历史经验没有过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为了谁”的问题依然是文学艺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而感情是创新的一种原动力。只有彻底搞清楚“为了谁”,文艺创作才能有底气、有灵气。否则,只满足于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搞些小众的自娱自乐,作品就难免会与大众的思想感情“顶牛”。当年,在《讲话》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自觉走进边区人民改天换地的斗争实践,创作出了《南泥湾》、《翻身道情》、《荷花淀》等大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正如《白毛女》的词作者贺敬之所言:“为人民写,写人民,请人民评判。”
感情决定态度,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巴金说过“把心交给读者”,冰心晚年曾讲“做一个真诚的人”。的确,感情可以弥补技巧的不足,而技巧永远不可能填充感情的缺失。文艺工作者要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就要有感而发,而不是刻意而为。感情要到位。如果仅把文艺创作当成一项通过复制与剪接就可以完成的事务性工作,作品就会缺乏热情和朝气,就仿佛是社会的局外人,自然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作者也会时常感到孤独与苦闷。
要过“感情关”,出路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离开了泥土,就不会有鲜花。只有增强对群众伟大实践的感情认同,自觉自愿地把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当作自己表达和服务的对象,才能真正学到人民群众身上的高贵品质,从那种似是而非的创作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苦其心志”的过程,特别需要文艺工作者吃得苦、耐得烦。经过血肉之躯的丈量和心灵深处的激荡,作品才能富有生活的质感,才会流淌出作者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爱和敬意。创作出《星火》、《苍天》和《毛岸英》等优秀电视剧的导演刘毅然,在谈到自己的艺术创作时经常引用“要时时刻刻地像念着菩萨一样地念着人民”这句名言。正是秉持了这一态度,作品才饱含深情、富于哲理,深深植入人民心里。
“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人民群众中有最基本的知识和最本源的感情,蕴藏着无尽的源头活水。你若虔诚地追随这位“老师”,他就会为你打开一扇又一扇智慧之门,既精彩纷呈,又使人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