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光明时评

    设中华母亲节,不如反思传统节日尴尬

    张枫逸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15日   02 版)

        新华网5月13日报道,中国并未将五月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有学者认为,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的母亲节,以免最终被“西化”。中华民族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应确立“中华母亲节”。

        设立“中华母亲节”的话题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案,建议以“中华第一贤母”孟母为形象代表。近年来,每到五月,关于中国是否应设立自己的母亲节,都会成为坊间热议的内容。

        在讨论是否应设“中华母亲节”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几个问题。首先,尊孝感恩是否一定拘泥于某种形式?把五月第二个周日作为“母亲节”,是美国等国家的做法,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其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就不懂得尊孝感恩了?显然不是,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古有孟母三迁广为流传,今有“90后”女生孟佩杰背着母亲去上学的故事感动中国。其实,节日只是一种形式,只要心中有爱、懂得感恩,每个常回家看看的日子都可以是母亲节。

        其次,中西方节日是否水火不容?用七夕节抵御西方情人节,用中华母亲节反对美国母亲节,这种态度看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捍卫,实则透露出狭隘的文化理念。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世界有着若干的关联。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开始过春节,有的国家和地区干脆将春节定为公众假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综合性的,缺少突出单项人伦主题的节日,西方的母亲节、情人节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迎合了现代社会表达感情的需要。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那些外来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可能不知道五月母亲节的由来,但它却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这就足够了。

        近年来,为了传承文化,我们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设为法定节日,然而,节日当天,我们看到的多是商家不遗余力的叫卖、景区摩肩接踵的游客,却很难感受到文化所在。在节日过度商业化的当下,如果多了一个中华母亲节,仅仅是给商家一个促销活动的载体、给地方一个经济唱戏的舞台,这样的节日有必要专门设立吗?

        诚然,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道壁垒,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传承、光大民族传统文化。不过,故意设立中华某某节,并不能凸显中华文化的大不同,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与其苦心孤诣地另设中华母亲节,倒不如反思端午节、中秋节沦为“粽子节”、“月饼节”的尴尬,丰富现有传统节日的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