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

    走基层·一线见闻

    村里的卫生所变“漂亮”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4日 04版)

        4月底,记者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采访时,途经雷山村,听说村里最好的建筑是村卫生所,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果然,村卫生所很有特点。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平房,绿荫环绕,白墙红顶。在这座漂亮的建筑里,诊断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一应俱全,病床、药品、诊断桌、候诊椅等设备也很齐全。

        “以前村卫生所没有专门的场所,是租的房子。破破烂烂的,条件非常简陋,下雨天还漏雨,打针吃药诊断都在一块儿。这是2008年才盖起来的。”村医姜艳介绍说。

        村卫生所所长翟普金告诉记者,2009年搬进新卫生所后,“看病的环境好了,村民们过来看病,精神情绪就好了一半。” 

        其实,村卫生所这两年的发展还不单单是房子大了。“以前我们看病,就是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样,现在病床、药房都有了,还有电脑。我们给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哪家小孩胃不好,哪户老人有心脏病,我们都一清二楚。”姜艳补充说。

        姜艳是中专卫校毕业,当了十几年村医。2008年,她接受了平桥区政府组织的村医培训。“现在看病可比以前专业多了,都可以用专业的医学术语来写病历了。”姜艳说,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哪些病能看,哪些病不能看;哪些病人能留,哪些病人不能留”。边说着,姜艳把记者领到院门口的一块金色牌匾前,这是“平桥区医疗急救转诊信息网络图”,图上清楚地画着,从村卫生所到平桥区人民医院的四级转诊流程,每个医院下面都写有急救电话。

        要离开时,姜艳笑着告诉记者,村医的待遇比以前好多了。卫生所现在是自收自支,月收入一万多元,采购药品是大头,得花两三千元,除去其他开支,剩下的钱给所里5个人发工资。“政府还给我们每个村医都上了养老保险和医疗责任险,我们感觉自己有保障了,看病更有热情了!”

        在信阳市平桥区,像雷山村这样的卫生所越来越多。据了解,全区新建的205所村卫生所,都是按统一标准、统一规格建设的。目前,全区803名村医都接受了统一培训。(本报记者 刘先琴 方 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