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来自一线的核心报道55

    化屋村嬗变:走出“富饶的贫困”

    ——民建中央黔西扶贫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2日 03版)

        四月的黔西,春和景明。记者来到群山环抱的贵州毕节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一进村口,一排排具有浓郁苗家风情的新居展现在眼前,周边是果树林和蔬菜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正在果园里劳动的村民杨秋高告诉记者,在民建中央的帮扶下,他家种了玛瑙红樱桃,旅游旺季,樱桃供不应求,预计今年将增收9000元。

        在村里新建的观景台前,苗族姑娘们穿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村南是清澈透明的东风湖,乘上游船便可在峡谷画廊中漫游,尽情领略多彩的喀斯特风貌。村支书邹庚告诉记者,这条峡谷现在被称为“小三峡”。

        对村民来说,住在破旧简陋的泥土屋子里,依靠救济生存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村子位于百里乌江画廊鸭池河大峡谷,道路不通,村民若想走出村子,必须翻过一段被当地人称为“手扒岩”的悬崖。村民们守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却过着穷日子。

        “这几年,我们过得很舒坦。民建中央帮我们通了公路,还帮我们建了苗族特色民居,帮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我们村被命名为中国旅游特色村,再也不用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了。”谈起这几年村民生活的变化,邹庚感言颇多。

        化屋村是民建中央对黔西县扶贫的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缩影。2004年,民建中央将黔西县定为重点帮扶县,并把最贫困的化屋村列为定点帮扶村。8年过去了,这个小山村已经走出“富饶的贫困”窘境,成为民建中央帮扶黔西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典范。

        在民建中央的帮扶下,化屋村的旅游业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依托化屋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民建中央将发展旅游经济和特色农业作为突破口,引进近3000万元资金,修公路建码头,援建民族风情园;投资100万元,改造175户特色民居。如今,化屋村已成为“乌江源百里画廊”的精品旅游景点。2011年,该村旅游收入达150万元,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800元增长至2425元。

        化屋村富裕了,周边乡村村民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

        在黔西县协和乡地庙村的坡地上,47岁的村民王永志正在打理丹桂苗圃。他告诉记者,一听说协和乡启动“同心·思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他就赶紧联合村民组建了一个花木苗圃丹桂基地合作社。“这下面是水窖,上面是合作社的办公室。我们这50亩的苗圃,共种了4万多株丹桂树苗,8年后每株能卖到1000多元。幸好民建中央帮我们村民修了水窖,树苗的成活率有了保障,再加上现在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我们合作社的前景相当可观。”

        协和乡党委书记史开斌介绍说,在民建会员企业的帮扶下,乡里修了路,建了水窖,办起了高粱种植合作社、花木基地,出现了蔬菜种植大户、烤烟种植大户。传统农业散、小、乱的格局被打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正逐步推开。这为当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夯实了基础。

        近几年,民建中央在黔西县实施以“旅游+民生”互动发展模式,成效斐然。据统计,至今民建中央在黔西县援助项目125个,帮助落实招商引资资金72.8亿元。8年来,民建中央的帮扶已初见成效,假以时日,黔西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和乡村面貌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