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0日 星期四

    【母亲节】

    漫话萱草花

    作者:雷 茜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0日 12版)

        进入五月,第二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此时,子女们都会给母亲送上一束芳香沁脾的康乃馨,表达自己衷心的祝愿、真挚的谢意与感恩之情。其实,我国有自己的“母爱之花”,那就是萱草花。

        萱草花就是金针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是中药材,可消肿退火;花呈橘红色或橘黄色,喇叭状,十分艳丽,可供人观赏。其花蕾就是金针花,药用食用俱佳,有利尿、消肿、消炎、解热止痛等功用,主治肝炎黄疸、小便赤涩、乳痈肿痛等症;叶子则往往用来制纸,称为“萱纸”。《神农本草经》民国复古辑本载:萱草,一名忘忧,一名宜男,一名歧女。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令心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当然,它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诗经》里也早有对萱草的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束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后世把母亲住的屋子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处的草即指萱草,萱草象征孩子对母亲的亲情,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萱草花也叫忘忧草。《诗经》曾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忙,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博物志》中又云:“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西晋文学家嵇康《养生论》中也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宋朝诗人苏东坡曾有诗:“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其中的芳心就是指母亲的心。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从此,国人就用萱草花来代表慈母之爱。我们在传统的女性寿联中常可见到萱草花的芳影:“秀添慈竹;荣耀萱草”、“日长萱草连云秀;风静兰芽带露香”、“萱草千秋荣玉砌;桃花万树映琼枝”。

        漫步在田野上,当萱草花静静地开放,送来缕缕清香时,母亲节也就到了。此时,我们哪能不给母亲亲手奉上一束美丽的萱草花,道一声:“妈妈,节日快乐”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