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招考访谈

    王旭东:特色与一所大学的品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9日 14版)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管理。

        编者按

        900万学子将于今年6月参加高考,随着高等教育录取率的提高,考上大学已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考哪一所大学倒成为令人纠结的难题。一流大学容量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学子要在上千所普通大学中选择。固然优质的大学生活与是否身在名校并无必然关联,但是与一所大学是否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和是否适合自己密不可分。本期《教育服务》专访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王旭东,就如何选择大学、大学的特色与优质大学生活和广大学子及家长共同探讨。

        许多高中生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很少,填专业志愿的时候有一定盲目性,按大类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一两年后再选,减少盲目性。

        记者:北京物资学院今年的招生简单显示,信息学院实行“按系招生”、经济学院采取入学后按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学生来讲是不是意味着真的想选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

        王旭东: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包括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工程系等三个系,每个系又分两个专业,学生入学时在系内不分专业,到第四学期末,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专业志愿及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在系内确定所学专业。经济学院实行按经济学类招生,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证券期货方向)。四个专业学生填志愿的时候只占一格,可以有更多空间填其他感兴趣的专业。入学后按大类培养,到第四学期末,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专业志愿和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确定所学专业。

        采取这种模式的初衷是扩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物资学院作为地方高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科生培养要“宽口径、厚基础”,原来的专业太专一,“厚基础”就难以做到。

        许多高中生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很少,填专业志愿的时候有一定盲目性,“大类招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一两年后再选,就不会盲目了。根据本校这几年的实践,这种模式还有一个效果体现在,因为专业待定,学生会认真考虑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将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因此而不放松学习。

        目前很多高校在本科生培养中都在进行入学后再定专业的尝试,这种模式能够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很难在全校的范围内铺开。因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来就很专一,和其他专业打通比较困难。在打通的专业中,专业选择也不是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还是要大致保证每个专业的人数。因为在选专业的时候成绩是一个参考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学生成绩“贫富分化”。大家都还在探索更好的方式。

        转专业的成绩门槛是不得已的做法,一个学生想转专业本来就是不想读已有的专业,但是却要求他必须学习好了这个专业的课程,比如成绩达到前10%,才能转,这和转专业的本意是相悖的。

        记者:近年来,高校纷纷积极采取措施允许学生入学后转专业,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学校转专业都有一定的“门槛”,比如成绩排名,北京物资学院除了信息学院和经济学院之外,其他院系转专业是什么条件?

        王旭东:转专业的成绩门槛是不得已的做法,一个学生想转专业本来就是不想读已有的专业,但是却要求他必须学习好了这个专业的课程,比如成绩达到前10%,才能转,这和转专业的本意是相悖的。但是如果不设门槛,冷门专业的都要转去热门专业,也不利于大学的健康发展并且不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需求。

        西方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所修课程的结构获取相应的专业学位,但是我们的学分制是有限的学分制,很难让学生完全自主选修。而且高考志愿录取是严格按照分数排名的,和学生自选专业也存在矛盾。

        物资学院现在实行的转专业方式是申请不限排名条件,但是每个专业只允许10%的学生转走。各院系公布可接收的转专业人数,然后自己确定条件,申请的同学通过竞争入选。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某个同学成绩很靠后,但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了奖,商学院认可这个条件,就可以转过去。另外,学校通过开设辅修专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另一门专业的要求,缓解了转专业的压力。

        许多高校综合排名可能不高,但是有的专业有可能是全国一流,那么对学生来讲,仍然是接受全国一流的专业教育。

        记者:说到考大学,公众通常将眼球集中在著名高校。“到了‘二本’有什么大学可选?”这是很多成绩在二批次录取的考生和家长最常提及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名校已经占据竞争优势地位,国外的大学又开始来“抢人”,您觉得普通院校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招生的优势在哪里?人才培养应当如何“突围”?

        王旭东:我国高等教育原来是精英教育的思路,加上学历文凭导向的社会观念氛围,注重名校很正常,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的倾向已经越来越现实。更多地将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结合起来。许多高校综合排名可能不高,但是有的专业有可能是全国一流,那么对学生来讲,仍然是接受全国一流的专业教育。现实地讲,这可能比名校普通水平的专业更有优势。

        地方普通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是不同的。与北京物资学院一样,更多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贴近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满足职业领域人才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工作的重心也多放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而从总体上讲,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一部分成为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多的人需要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就业;高中毕业生中也是大多数人更适合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体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地方普通高校并不是在与“名校”争生源,而是在吸引适合自身教育的生源。只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树立了自身的品牌,那么,你的招生优势就永远存在。

        记者:大学人才培养同质化是现在社会公众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学生无法选择,转而追求学校“名气”的一个原因。您觉得普通院校如何办出特色、形成自身风格?

        王旭东:高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并且在办学中不断强化特色和品牌,办成某个领域的一流水平。

        大学特色是对“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通过何种方式服务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思考和整合设计,并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

        比如北京物资学院,1993年、1994年和2010年分别开办了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现代物流管理和流通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成为学校的主要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做强物流和流通特色品牌,我们围绕物流精心构筑学科群,我们的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着力于物流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工商管理以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及物流成本管理为重点,经济学打造流通经济特色,法学侧重于流通法研究,机械专业专注于物流设备……既促进相关学科协调发展,使主干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具有较为宽厚的学科基础支撑,又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物流、期货以及相关的金融、财会、信息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同时,也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随着这些毕业生逐步成为相关行业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品牌也牢固树立起来。学校和行业联系紧密,招生、学生培养、科研以及就业良性循环,在领域内不可替代的地位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项目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出发,构建了以“课程内容国际化+强化英语语言能力+加强国际专业交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物流国际化视野培养体系;建立和实施了“校内实验+企业实践+专业认证培训”的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联动培养机制;建立了以国内“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为主,国外“指导专家”为辅的“多导师”制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特色型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物流学院因该项目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项目成果被评为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高水平”就是要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特色”主要体现在以特色行业为依托,强化行业服务;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构建富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拓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等方面。没有“高水平”就没有生存发展空间,没有“特色”就很难达到“高水平”。

        目前存在的本科生课程太多、课内学时过多,但是学生主动学习很少的状况必须改变。地方院校的发展必须突破原有模式,在拓展社会合作与社会服务中谋求自身更大发展。

        记者:大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全方位的。由于名校获取的社会资源比较多,许多备考学子会觉得在名校文化活动机会比较多,比如国际交流、社会实践等等。地方高校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王旭东:名校资源更丰富,这是事实,但地方高校有其自身的资源。近些年许多地方普通高校从提高人才培养的目的出发,积极拓展,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参加国际交流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若就北京地方普通高校而言,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并不比一些名校少。比如北京物资学院,在校本科生6000名,过去两年资助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240余项,有志于科研创新的学生获得资助和指导的几率比较大。

        谈及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我觉得目前存在的本科生课程太多、课内学时过多,但是学生主动学习很少的状况必须改变。实际上根据教材备课上课、考试然后结课,对学校和老师来说是最省力省心的做法,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不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学的有效性就差,学生的培养质量就不高。物资学院现在下决心改变这个状况,我们要一门课一门课过,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院根据情况深化课程改革,减少课内学时,加强实践培养。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再困难也得做。我们已将每学期18周授课减为16周,另外两周作为实践周。我们建立了经管综合实验中心等实训基地,除了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还要积极提供条件让学生去校外实习。

        地方院校的发展必须突破原有模式,在拓展社会合作与社会服务中谋求自身更大发展。拓展社会服务不仅出于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也是地方高校提升应用型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所有特色的大学,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必须有独具特色的社会服务领域。北京物资学院依托物流和流通行业,紧紧围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贡献力来反哺教学与科研,从而不断拓展和利用社会资源。现在每年举办的“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已成为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品牌论坛,成为为政府制定流通和物流产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重要咨询的论坛。目前正在与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这样一个平台,不仅为社会提供服务,也拓宽学生培养的方式和空间,可以把学生的体验、实习、课题以及毕业设计与之结合起来,实践机会增多,学生的实战能力自然提高。(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