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8日 星期二

    蹲点·河南信阳平桥区职业教育

    我眼中的“平桥样本”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08日   05 版)
    光学专业学员在车间实习。
    汽车维修专业学员在车间里接受培训。
    学员们正在学习石油管道焊接技术。
    信阳菜烹饪专业的学员正在操作间里接受培训。

        编者按

        5月6日,本报在一版头条刊发《职业教育的“平桥样本”》一文,深入报道了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蹲点调研期间,我们的记者广泛采访了平桥职教模式的受益者、实施者和决策者。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他们“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经历故事,说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心里话。

        ●退伍军人黄灏:

        “我感觉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去年年底,我从部队退伍后一直在家。今年3月,民政局打电话过来问我要不要免费学技术,4月份我就来上课了。

        我们这个班有10来个人,都是学习挖掘机的。你看现在需要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多,像咱震雷山就在开发,干什么重大工程都需要挖掘技术,所以我选择学习挖掘机。我希望毕业之后自己买一台挖掘机接活干,听老师说干挖掘机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呢!

        给我上课的老师也都是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经验很丰富的人。上课的时候,老师先给我们讲解怎么操作挖掘机,然后大家再轮流操作。一个人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旁边看着,互相交流经验。我们每个人半天差不多能有半小时的实际操作时间。

        在这里学习,我们学费、住宿费都不用交,每天还有10块钱的饭补。这里的伙食还不错,比我在高中学校里吃得好多了。我们还有班主任,上课的时候他都会在旁边陪着我们,下课的时候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也都会直接去找他。昨天下午我们还一起去爬学校的后山了。

        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课堂上能学到很实用的技术。我现在还和一些战友保持联系,他们很多都去了广东打工,主要是做些体力活。我经常听到他们跟我抱怨,我就感觉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学一门技术才是长久之计,而且我以后挣得一点都不会比他们在外面打工挣得少。

        ●外出打工回乡青年郑海建:

        “在这儿学的技术,都实实在在装进了心里”

        高中时候我成绩还不错,考大学没什么指望,但能上个普通的大专。快到高考了,家里也没钱供我了。我18岁那年,大约是2001年1月,高中一毕业就跑到大连星海广场建筑工地上打工了。从最开始的拉钢管、扛水泥、翻砂,到后来能操作小型的龙门架(一种小型起降设备),除了挣钱,什么念头都没有。

        一天,我跟平常一样用龙门架吊东西,前面吊着的架子突然歪了下来,我没多想,跳下车去拉,上百斤的架子掉下来,把我左手砸了。那一瞬间,我啥都没想,都没觉着疼。

        那次受伤,左手就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干什么都疼。我后来去过新疆、东莞、绍兴等地,粉刷房屋、打磨制造件、检测电子元器件,有什么干什么。一个月一千来块钱,也能生活。

        2012年4月5日,我一位小时候的朋友,在民政局工作的小郭告诉我,说区里办了个职教集团,免费发放“代金券”,拿着这个能学技术,我就从绍兴回来了。

        现在,我已经在学校学习汽修专业快一个月了,拿着民政局发给我的一千元“代金券”,就不用交学费了,将来毕业了还能拿个职业技术资格证。

        在外面打工学到的技术和在职业学校里学的技术不一样。我以前也在修车铺子干过,都是帮人家打打下手,跟电路有关的我都不懂。现在在学校,这些都会教。在这儿学的技术,都实实在在装进了心里。我盘算着,学了汽修专业技术,将来就能在修理厂做个技术工,挣的钱多些。攒点钱,以后能自己开个汽车修理铺,日子就好过了。

        ●初中毕业生王黎明:

        “我现在盼着上课”

        我是信阳市浉河区人,在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学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我家里有个弟弟,弟弟懂事得早,特别乖。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我不怎么爱上学,觉得学校里学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我有几个在村子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起上到初中,感情很好。初中毕业,除了我,她们其他人都去外地打工了,有去餐厅当服务员的,有在亲戚家服装店帮忙的,还有一个在超市当收银员,她们都很羡慕我。我很喜欢现在所学的课程,特别生动有意思,课上得一点都不枯燥,以前上学时候总学不进去,可我现在盼着上课。

        毕业了我可以去机场做地勤工作,也可以到携程网和学校合办的基地去工作,都挺好,不用风吹日晒,还守着家门口。我也在电话里告诉过我的小伙伴,希望她们也能回来学点东西。

        ●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教师王韧:

        “我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我认为在中国尤其是在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2010年航校成立我就过来当老师了,之前是在信阳的一个大学里讲课。投入职业教育之前,也犹豫过。但是我看着孩子们从形象、素养到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我感到我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现在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往往有一种偏见,觉得一流的人才要去上重点高中,二流的人才上普通高中,三流的学生才分流到职业学校。但实际上,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统一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标准,没有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职业类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还有人文素养的培养。职业教育也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而且,相对来说,职业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力更大。职校学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老师往往比较亲近。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的歧视偏见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职校,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予以充分关注,和他们充分交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公平、合适的教育理念去培养他们,让每个孩子都能焕发出光彩,重新找到自信收获快乐。

        我带的2011春季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都在南方打工,平时很少回来。父母在情感上对孩子缺少关爱,于是就在物质上惯着孩子。这个学生由此养成了任性暴躁的坏习惯,有一次还因为一点小事动手打了妈妈。知道这件事后,我多次找他聊天谈心,了解他的成长经历。知道他有绘画特长后,我们成立了绘画社,让他当社长。后来他逐渐变得阳光开朗起来,感恩节那天还自己制作了小卡片送给母亲,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任何一所职业学校,尤其是像航校这样的民办职业学校,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主要来自于资金、社会认可度,以及招生知名度等。但是平桥区政府对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也很大,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办学条件如此优良的实训基地里接受学习培训,而且还给我们学校在招生宣传上给予很多帮助,可以说平桥区的职业教育理念非常先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

        “‘基地+企业’,‘+’是政府”

        我将平桥区开展的免费职业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归纳为“基地+企业”,“+”是政府。政府就是要给基地和企业搭起一座桥梁,实践证明这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

        我认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需要就业的或者说最需要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是城市里的零就业家庭。他们最需要就业,但是又难以就业,因为他们没有技能,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这就是我们办职业教育的初衷。

        正因为这样,职业教育要免费,因为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和家庭。河南提出了一个目标,要把人口大省变成人力资源大省,并且要建设人才强省。首要的任务一是应当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二是应当提高劳动者技能,提高农民的技能。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省里把免费职业教育写入河南省的“十二五”规划当中,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平桥大力发展职教的信心。

        我们谈职业教育,就要看看现有的职业教育都有哪些不足。第一,我们现在很多职业教育的学校还是在走普通高中的路子。第二,现在没有走应试路子的职业教育一缺设备,二缺师资。职校或基地很多都是用淘汰的设备,三流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行吗?肯定不行!

        而我们这种模式,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现在培训的就是自己的工人,所以他舍得投资买设备,他愿意把最优秀的技工、工程师派来培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企业直接进基地、建车间、投设备来培训他们自己的员工。

        免费解决了入校的问题,学生愿意来上职高,失业者愿意来参加培训。校企合作解决了出路的问题。

        我说一组数字,2010年和2011年,我区财政增幅在全省排在前十,税收增幅也在全省前十行列。因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出色成绩,两个大型上市企业进驻我们的集聚区。其中舜宇光学纯粹是被我们职教基地吸引来的。当初他们的老总王文鉴来的时候说,你们的职业教育基地好,我在这个基地招工,很快可以满足我的用工需求。平桥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7万人,现在已有数万人回乡创业或就业。

        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1463人次的平桥籍中职学生享受到免费入学政策,11060名平桥籍的返乡毕业生、复退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员、种植养殖大户通过代金券在实训基地接受接受免费技能培训。

        (以上均由本报记者刘先琴、方莉、李苑 通讯员肖鹤采访整理)

          最下图为实训基地汽修车间里学员接受培训。

        本文图片均由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提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