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

    用银翼丈量祖国河山

    ——记兰州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7日 10版)

        在祖国大西北,兰州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以银翼作笔,描绘河山经纬,写出忠于使命的华美乐章。

        经济建设“探路人”

        走进兰空航空兵某团大门,办公楼顶“祖国高于一切”六个大字,在西部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个团专门从事国家和军队航空摄影、航空重力测量与航空物探测量,为新中国第一个水电站、第一条铁路、第一座核电站探路选址,完成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航测任务60余项,创造了数十项“第一”。

        去年3月,为建设某项工程,这个团的王华机组进驻戈壁大漠执行航测任务。茫茫沙海难寻地标,无常的天气时刻威胁飞行安全。他们发扬老一辈航测人冒着生命危险征服珠峰的精神征服这片“死亡之海”,计算偏流,寻找进入测区的最佳角度,奋战50个日日夜夜,最终拍摄出近万张高质量照片,为国家科学选址提供了翔实资料,预计为国家节约建设经费近亿元。

        据团长吴静华介绍,部队从组建那天起,就担起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官兵飞遍大江南北,在重点工程开工前为其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堪称国家经济建设的“探路人”。

        信息作战“排头兵”

        随着信息技术在几场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战场环境地理信息作用愈加重要。军事专家预言,谁在战前最先拥有最新、最翔实的军事地理信息,谁就拥有制胜的先决条件。

        作为信息化作战的“排头兵”,团党委教育全团官兵树立信息战新理念,力争飞一个架次有一次成果,拍一张航片出一幅精品。机组成员根据气候特点将飞行日计划改为飞行时段计划,抓住每一个可飞的时间段组织飞行;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组织成员认真开展地图作业,集思广益分析每个测区的最优航线,详细研究每条航线进入、退出的最好方法,保证每次飞行都能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数据。他们完成上千幅真彩图,为区域数字化战场建设提供了翔实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成果获总参军事测绘重大工程建设奖。

        而今,他们累计航测飞行51736小时,飞行总航程相当于往返地球与月亮之间100多次,航测总面积达44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祖国领土丈量了5遍,获得了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抢险救灾“突击手”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兰州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一改常规航测方法,没有地标做参照,就按照飞行航向一寸一寸拍过去;云层太厚,就采取穿插法,先测无云区,再测淡积云移动区;气流太大,就关闭自动驾驶仪手动操控,在云缝中抢拍……终于,机组在第一时间获取汶川、北川等4个重灾区的航摄图片,为首长决策和判明灾情提供依据,还创下单架次连续在空中作业8小时05分钟的历史纪录。 

        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他们紧急起飞,在最短时间内准确飞临舟曲上空。为掌握灾情,这个团刘庆机组冒着撞山的危险,飞行高度一降再降。

        从唐山大地震到大兴安岭火灾,从陕南水灾到藏北雪灾,这个团官兵30多次在重大灾害面前勇当“突击手”,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成立58年来,兰州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团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达近万人次,是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先进单位、空军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本报通讯员 曹传彪 安红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