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是一座人口结构倒挂的城市,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1:3.5。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为东莞创造财富的同时,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找到心灵的归宿感?
推动农民工真正融入东莞
为体现对农民工的尊重,东莞确定将“新莞人”作为对农民工的正式称谓,规定在各种正式场合及口头称呼中统一使用。
东莞文化建设着力突出农民工特色,推动农民工真正融入东莞。东莞连续举办了8届读书节,推出“新莞人书香卡”,开展“我的打工成才路”大型巡回演讲、“与新莞人子女手拉手”读书系列活动等。
东莞先后邀请了杨锦麟、汪国真等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内容与百姓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每场讲座,农民工所占比例都超过80%。东莞长安镇开办了“女子学堂”,向学员讲授形象魅力学、商业服务礼仪、人际沟通艺术、女性心理保健、插花、调酒等教学内容,为女性农民工提升自我搭建了平台。
东莞开展了城市文化暖流行动,进行流动文化服务,举办“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村(社区)、进企业活动,组织流动图书车、舞台车、流动展览进基层服务,受益群众600多万人次。
企业也是一所社会大学
“我不仅要管理一个工厂,而且要建成一所超级社会大学。”长安品质电子厂老板李同乐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员工是打工机器,而是希望他们能通过在品质厂打工的经历,学知识、学技术、学本领、学做人的道理。据悉,该厂有农民工2000余人,用于文体娱乐设施方面的资金,达600多万元,被长安镇工会评为“五星级员工之家”。
新莞人大多集中分布在企业,东莞视企业文化建设为重中之重。自2008年起,东莞每年举办新莞人才艺大赛,为广大新莞人表现自我、展示才华、交流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而各企业的文化意识也不断增强,徐福记、圣心糕点公司等企业,建立健全了博物馆、电视室、阅览室、活动室、阅报栏等文化设施和场所,为新莞人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提供了保障。
培养扶持新莞人作家
2004年以来,东莞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制定并依据《东莞市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奖励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让所有新莞人作者与本地作者享有同等的受扶持、奖励的权利。
一大批文坛新莞人作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了处女作,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文学界崭露头角。如2007年打工诗人郑小琼获文艺工作者个人出书扶持,出版第一本书《夜晚的深度》。
东莞成立了打工文学创作培训中心,并与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设立了广东文学院东莞打工文学创作培训基地,着力培养扶持新莞人作家。东莞市文联与东莞移动合作推出打工期刊《南飞燕》手机文学版,开通打工岁月、漫游故乡、打工文学擂台赛和作家在线等十二个栏目,为广大新莞人开展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本报记者 吴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