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3日 星期四

    黄土地上的青春日记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守望西部13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03日 01版)

        从1999年开始,每年夏末,一批来自上海的大学生都会前往西部地区乡村中学支教。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199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正式启动,复旦大学向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和革命老区贵州省息烽县,派出第一批5名支教队员。

        从此,这群年轻人在黄土地上挥洒青春,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13年间,这支年轻的队伍也已壮大到160人,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断收获着家国的观照、人生的思考,收获着给予的快乐、心灵的成长。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为他们唱一首出塞曲,听一阕青春的歌。

        主题:改变

        家访时,女孩子趴在我耳边问:“冯老师,你夏天穿裙子吗?”“难道你们不穿吗?”我问。“才不呢!县城里的人敢,我们不敢,村里人要骂的。我们夏天都穿长衣长裤,连短袖上衣都不敢穿。”听后我大为惊讶,肯定地说:“我会穿的。我还会送你们每人一条裙子,咱们一起穿。”此后,我真的送了我任课班级的女生一人一条裙子,她们很开心,并且告诉我在家偷偷试过了。我想她们和我一样都期待着夏天的到来。——摘自2001年第二届支教队员冯艾的支教日记

        冯艾的话:

        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却显示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悄悄地进入到乡村的每家每户。

        这十几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对我来说,已经从冲动和理想,变成了一种习惯,更成为了我身边的朋友、同事、家人以及现在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当初支教的学生,已经有五六个也参与了西部志愿计划,这种言传身教,薪火传承,让我对于志愿服务的心更坚定了。

        记者手记:

        160个年轻人的薪火相传,能够带来怎样的改变?采访中,我们听到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细节撩动心弦。复旦校园有六座教学楼,支教队员亲切地称这里是“第七教学楼”。生病的娃娃得到了救助;辍学的孩子回到了课堂;高中班上的女学生数量明显多了;支教队员的学生里走出了西吉县第一个女大学生……

        13年,一个学校对口支持一个县,影响的不仅是乡村中学的孩子们,还有一群优秀的大学生,一所学校日益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正如冯艾所说:“志愿服务不只是奉献和牺牲,更多的是收获,我们应该感恩,感恩我们支教的对象给了我们服务的机会,让我们变得平和、乐观和坚强。我们的收获大于付出。”

        主题:希望

        支教的第一个学期渐近尾声,寒风呼啸日甚一日,裹挟走了空气中的每一丝热量,也带走了一些我教的学生娃娃:九年级由43人缩编为41人,七年级两个班也减员了3人。 

        西吉是典型的农业县,马铃薯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一旦土豆价贱,农民辛苦忙活一年最后甚至还要赔钱。再加上宁夏属于民族地区,农村每个家庭都有至少五六个娃娃,虽然靠国家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小学初中也可以读下来,但是到了高中,每年七八千元的“天价”开销便会压垮一个家庭。——摘自2011年第十三届支教队员陈之衡的支教日记

        陈之衡的话:

        面对孩子的退学,一阵无力感向我袭来。我沉默,然后对他说:“记住,不论干什么,想好了再去做,一旦决定了,就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后悔,受到挫折后不要指天骂地、怨天尤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好好干,肯吃苦,就一定会有出息。”然后,告别,祝福,目送又一个孩子结束学习生涯,走向社会。

        支教生活固然艰苦,作为一名支教的老师,更痛苦的是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边想尽最大力量让孩子们都上高中、考大学,靠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一边又想这些孩子上了高中,他们的家庭又要为之付出多少代价?我也是从贫困县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有了国家助学金和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才完成了学业。良知告诉我,要把这种爱传递下去。

        记者手记:

        采访中,第十二届支教队员王昕说,一次次家访劝学后,他开始重新思考“因材施教”的涵义,鼓励学生去职校学门技术。也有支教队员帮助当地青年联系务工岗位,让他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无论走到哪里,能够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有勇气去肯定自己,拒绝别人,用乐观的心情应对挑战,用积极的态度规划人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支教队员们看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的益处未必会在眼前显现,也许会在他们今后的人生或许下一代的身上得到体现。

        主题:成长

        这一年里过得很简单,人很纯粹,目标单一,就是学会尽量地去发掘自己的潜能,服务自己的孩子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了被需要的满足,从而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2005年第六届支教队员高天的话

        每个人也许都只是一滴水,但这滴水一定会折射太阳的光芒。作为一名“90后”,支教生活让我们有了更高远的追求。我们不仅学会了仰望星空,也学会了脚踏实地。——2011年第十三届支教队员申宸的话

        高天的话:

        支教归来,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许,最初选择支教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经过这片黄土的洗礼,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涤荡,变得纯净。

        13年来,支教队员共募集扶贫助学现金、物品等价值超过500余万元,修建了全国第一所“乡村宽带网络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所由支教队员主持捐建的希望小学;在宁夏、贵州两地,每年都有近2200人次得到各类奖助学金;为支教学校联系修建了多媒体教室、舞蹈房、水泵房、锅炉房等,改善当地师生的教育和生活条件。

        记者手记:

        志愿者是“一盏灯”。在第九届支教队员赵琪看来,志愿服务的意义不只在于帮助一些人,而在于吸引更多目光聚焦这些问题,推动问题解决。这几天,王昕正和各行各业的大学同学策划一项帮助西吉孩子的计划。学习之余,申宸也经常会和他人分享西吉的故事,发起诸如“一张小书桌”之类的活动,充当起西吉和外界的一座小小“桥梁”。

        今年夏天,复旦大学第十四届支教队员即将出发,继续守望那绿色的希望。复旦大学团委书记尹冬梅说:“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不仅要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一名中国国情、社情、民情的被教育者。只有接地气的年轻人才不会脚跟浅,才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追求的是什么。这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朱 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