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传递、延续、繁荣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滋养一代代学子,”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姚芝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文化精髓涵养创造力,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和因子,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形成推陈出新的原创力。”
姚芝楼认为,大学的文化建设,涵盖了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形象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要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办学传承中重大教育思想的脉络和走向,把一代代学人经过思考和实践而成就的教育思想、治学观点、育人理念及在办学历程中结晶而成的优秀精神,进行整理提炼,去芜存菁,吸收和消化其中的精髓,赋予新意,熔铸今日学校文化的特色、表征和标志。
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影响性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何统筹、提纯这些多元的文化元素,创造出健康、向上、活泼、奋进的大学主流文化?姚芝楼结合太原理工大学的实际说:“我们将‘教风好、学风浓、风气正’的良好氛围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予以部署和落实,要求广大教师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育人宗旨,要求广大学子诚信为先、刻苦求学、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注重打造品牌、搭建平台、制定长效举措,形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以科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提升为两翼,构筑‘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文化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
“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在文化建设上既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守正,也强调兼容并包,时时处处加强交流和碰撞,鼓励融合生成,不断创新,体现出时代性、现实性、适应性、互动性和前瞻性,”姚芝楼说,“不断丰满本色文化的结构,提倡在更宽广的视野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注重把眼光瞄向国际前沿,主动吸纳国际上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历届校友的访谈追踪,与地方和大中型企业合作交流,充实和丰富学校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