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唱这首歌时,李卫华教授眼里满含泪花——这是她为老师生日献上的心意。那一刻,在座的人和她一样激动。
老师叫曹连莆,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围在他身边的人,或是他的学生,或是他的同事,都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遗传育种团队的成员。
“生命是维吾尔族父母给的,而取得的成绩是汉族父母给的。”曹连莆的学生艾尼瓦尔·哈德尔这样评价恩师。
为何这些学生与曹连莆如此亲密?为何这个团队如此团结?这里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高级农民”
李卫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育种学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育种学”主讲人。她说:“我们搞育种研究的,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来到麦田之前,就有一位‘农民’在那里了,那就是曹连莆老师。他最喜欢的称呼是‘高级农民’。”
曹连莆认为,为人师表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言行一致,时时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让学生在做人上向自己看齐。
艾尼瓦尔·哈德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年轻的维吾尔族教授。当年他来石河子大学时,仅学过两个月汉语。留校后,曹连莆手把手帮他写教案,带他听课,帮他修改材料,即使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曹连莆的老伴霍转甜也是一名农学教授。她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学校刚转上正轨时,科研经费少得可怜。有一年,小麦育种课题只拿到100元研究经费,连买杂交袋的羊皮纸都不够。曹连莆就让老伴用自家缝纫机缝袋子,田里的活自己带着学生干,终于在1986年育成第一个春小麦品种“石春1号”。这个被农民称为“千斤不倒”的品种,创造了亩产650公斤的纪录。
2004年1月,年过六旬的曹连莆应邀前往塔城市恰夏乡进行技术培训。路上积雪厚达1米多,乡政府离村子有20多公里,曹连莆与另一位老师跟随推土机,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村子。对曹连莆来说,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平常了。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李鲁华说:“曹连莆老师创造了石河子大学好几个第一,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作物遗传学科首获博士点授权;作物学教学团队在新疆率先进入国家级首批100个教学团队;作物育种学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而他先后主持育成或引种成功的麦类作物新品种就有21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持引育成功作物新品种最多的育种工作者。”
慈祥长者
“我留校工作后,和爱人分居两地,曹老师主动找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为我爱人联系工作单位,又为我争取房子,真正安了家。2003年我从东北农大博士毕业时,有院所让我留下,我谢绝了,回到石河子大学,回到曹老师身边。我离不开曹老师。”已是教学骨干的张薇,早已将自己与曹连莆紧紧联系在一起。
艾尼瓦尔·哈德尔留校后,曹连莆得知他经济困难,主动拿出3000元给他。而当时,曹连莆的月工资也只有200多元。“我们早就如同父子了,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想着给曹老师送一份,曹老师过年过节都是在我们家过,连我们的儿子也天天想着曹爷爷。前几年我买房子缺钱,曹老师又送来两万元。当时我就想,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过如此。”
正在华中农业大学读博士的李诚,2006年考上曹连莆的硕士生。不幸的是,母亲患病病危。曹连莆得知后,主动帮助联系医院和专家,还到医院看望老人,鼓励老人战胜病魔。李诚的母亲非常感动,拉着李诚的手说:“曹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对我们这么照顾,你一定要跟着老师努力学习。”
2006年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李召峰来自内地,在新疆举目无亲。2008年冬天,不幸患上肺炎。曹连莆得知后,立即赶来,安排他住进医院,并替他缴纳了住院费。毕业后,李召峰留了下来:“我舍不得离开曹老师。去内地工作,可能工资会高许多,但我选择留下。经济上苦一点儿没什么,精神上我会很富足。”
情感的力量润物无声。曹连莆培养的40多位硕士生、博士生中,80%留在了新疆农业工作岗位;留校的16位学生面对国内外多种机会时,也都选择留了下来。
“三式育人”
去年,一些学生回到石河子大学看望曹连莆。一位内地学生专程来到他家说:“老师,当年你刚工作,把自己的工资留在班里让我们用,如果没有这笔钱,我连家都无法回。”而曹连莆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件事。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育种,育人。”这是曹连莆常挂在嘴边的话。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曹连莆就将自己教书育人总结为“大水浇灌式”、“雨露滋润式”和“整枝打杈式”,即“三式育人”。他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对学生进行正面思想教育和理念引导,通过课堂内外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作风。
1991年,曹连莆被任命为石河子农学院副院长,他的工作更忙了。除了做好领导工作,教学、科研和为农服务,他一样也没拉下。这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曹连莆思前想后,三次找上级领导,请求辞去副院长职务,以便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
1999年,曹连莆开始“超期服役”。在一般人看来“可干可不干”的年纪,他却驶上了快车道。10多年来,他指导硕士生22人,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单独招收博士生8人,主持育成小麦、大麦和小黑麦新品种15个,主编或副主编专著3部。
“我早就意识到事业延续的问题,我感到最大的责任就是带出一支有实力的队伍,协助学院建设好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如今这些任务都基本完成了。年轻人都成长起来了,成为学院的骨干力量,科研成果一项接着一项。最让人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学科无论是出国访问学者,还是外出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成后都能如期归来,扎根西部边疆的科教事业。”曹连莆自豪地说。
(本报记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