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滚滚。作战装备一枪一炮、一车一船何处受损、在哪里受损,需要如何保障,“中军帐”内可全程实时精确感知;
兵撒千里,保障一兵一卒、一弹一铆,哪里急需,就往哪里调度……
这种战场保障要素一体联动的全新装备保障方式的实现,得益于一种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叫“装备保障感知系统”的信息化设备的研究成功。这套系统的研制者,是一位优秀大学生干部、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
全军军械基层修理所首位女军官
刘茹从小向往军营。
1960年3月,刘茹出生在六朝古都南京一个军人家庭,从军的梦想根植于她幼小心灵。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特招文艺兵。能歌善舞的刘茹,在数百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然而,母亲坚决反对:不能丢下学业去当兵。
1978年,刘茹作为我国恢复高考不久后的考生,正在准备高考,部队招飞行员的消息再次撞击着她敏感的神经。但亲朋好友都劝她:上了大学再说入伍的事。这年夏天,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大学毕业后,刘茹被分配到江苏南通无线电厂,但她的从军梦从未熄灭。
1984年3月,得知南京军区要特招一批技术干部的消息,刘茹非常激动,立即报了名。就这样,24岁的刘茹终于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军营。开始,她在南京陆军学校后勤训练大队当物理教员,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员。然而3年后,因部队编制调整,刘茹面临转岗。当时,很多人都想方设法进部队机关、留大城市,但刘茹却向部队提出申请:下基层部队,搞技术。
1987年11月,刘茹走下讲台,从大都市走向大山深处,一路颠簸来到皖东一个叫“小马山”的地方——某雷达仓库修理所所在地,成为当时全军军械系统基层修理所第一位女军官。
“山沟里飞来金凤凰,时间肯定不会长!”这是当时一些官兵针对大学生下基层部队发表的议论。刘茹用行动回击这些言论,她干脆动员已到部队机关工作的丈夫到山沟携手创业,并将孩子接来部队安家。
在“小马山”雷达仓库修理所,刘茹甘当小学生,从各种零部件的基本构造学起,一边虚心地向技术骨干请教,一边反复摸索,细心地总结经验。经过两年的奋力拼搏,刘茹熟练掌握了9类69种型号雷达仪器仪表检测维修技术,实现了由“门外汉”到“雷达维修通”的跨越。
“成果好不好,战场见分晓”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令人瞩目。审视我军信息化发展现状,刘茹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做点实事。
刘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基层科研攻关既要能在实验里“开花”,更要能在战场上“结果”。在每项科研课题取得成功后,她考虑最多的不是能拿什么奖,而是成果如何能够对接战场,服务打赢。
几年前,地处沿海城市的某单位向军区有关部门报告:雷达磁控管告急。磁控管是雷达的心脏,少了它,雷达就无法运转。上级机关非常重视,派人上门解决。然而,打开仓库一看,价值几百万元的磁控管躺在库房睡大觉!
这样的事让刘茹睡不着觉,她白天黑夜都在思考如何创新装备器材保障模式。最终,她大胆提出研制“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的设想。当时,这是一个综合集成计算机网络、条码识别、数据采集、光机电一体等高新技术的前沿课题。刘茹和她的团队像打仗一样攻关,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测试,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破解,经历了无数次阻塞、卡壳,终于柳暗花明,研制成功“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这个系统的使用可使部队装备器材存储空间节省80%,非正常损耗降低70%,收发效率提高16倍。鉴于此,有关部门准备将这一成果在部队全面推广。
然而,因劳累过度病倒住进医院的刘茹得知此事后,立即从病床上爬起来,找到有关领导要求推迟推广,理由是“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才更具备实战价值。对此,有人不解:成果出来了,获了奖,立了功,何必再去做无用功?但刘茹坚定地回答说:“成果好不好,战场见分晓;价值大不大,关键看转化。搞科研不能光看能不能获奖,更要看能不能真正走向未来战场!”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刘茹带领课题组一次次深入演训场,进行数十万组数据的重新测试,将系统“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升级为“军械器材信息化综合保障系统”,实现了技术完善、功能拓展,之后被总部作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在全军推广。
“信息化关键在‘化人’”
作为南京军区装备保障科研战线的领军人才和带头人,刘茹始终把培养信息化人才视为职责所系。
对分配到雷达仓库修理所工作的每一个大学生,刘茹都倾注心血,对他们细心观察,精心培养。1999年,大学毕业的屈冬红到雷达仓库工作不久,刘茹就主动请她参与“器材信息化平战综合保障系统”的课题攻关。
有人好意劝刘茹:“课题大,时间紧、任务重,选不对人就是自找麻烦。”
然而,刘茹坚持己见,她常说:“信息化关键在‘化人’,有了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就不愁没有成果。”
刘茹手把手帮带屈冬红,带着她查资料、搞调研、做试验,跟随部队保障演习,鼓励她直接参与多个关键技术的攻关。给任务、压重担,很快让屈冬红成熟起来,在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如今的屈冬红,已摘取8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成为军区的“科技英才”。
在刘茹的带领下,如今的雷达仓库修理所已取得2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7名年轻专业技术干部个个有成果,呈现出成果和人才双丰收的可喜局面。
着眼部队装备保障需求,刘茹还把人才培养的触角向作战部队和基层装备保障一线延伸。她的手机里存有上百个基层技术骨干的电话号码,远程解难、连线帮教成为刘茹培养基层骨干的重要方式。几年来,刘茹利用外出巡修、集中培训、疑难问题会诊等时机,帮带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为全军各军兵种和军区部队培训信息化骨干560多人。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丁广阳 本报通讯员 王余根)
短 评
小岗位也能成就大事业
谁也说不清,一个小小雷达仓库与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之间有多远的距离,但优秀大学生干部、南京军区装备部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用行动实现了这一跨越,她的先进事迹充分表明:小岗位也能成就大事业。
长期以来,基层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不起眼的,许多人认为,在基层一没地位,二没待遇,三没出息,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到了基层也是“被窝里耍拳,有劲使不上”,最终也会被荒废。对这样的错误观念,刘茹的先进事迹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其实,基层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上升渠道相对有限,但基层“接地气”,条条框框束缚较少,创新空间比较大,只要有毅力、有实力,就会有舞台、有作为。刘茹坚守基层单位28年最终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月9日,本报以《选择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为题,报道了27名大学生重建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的事迹。这些大学生的选择与28年前刘茹的选择,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人生选择,是一种内心淡定、不为时髦所惑的选择,是一种遵从理想而不痴迷功利、寻求价值而不盲从流俗的选择;这种选择既符合他们的自身实际,又符合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
目前,又到了数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关键时期,刘茹的人生道路对他们当不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