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

    观察

    国产电视剧发展背后的隐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5日 05版)
    CFP

        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至今,中国电视剧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然而,在市场繁荣的同时,很多电视剧作品无法走向市场,造成影视剧企业呈现出盈利少而亏损重的局面,也引发了国产电视剧题材雷同、跟风严重、文化品位降低等问题。因此,审视中国电视剧的行业现状及其问题,对于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产量和播出比

        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计469部14942集,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2008年以来,国产电视剧产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置。如果再算上广电总局同意备案公示但最终未获得发行许可的,2011年的电视剧更是多达1040部33877集。相比之下,美国年产8000集,韩国年产2000集。

        然而,由于播出平台有限,很多电视剧还未来得及跟观众见面,就被放进了库房。娱乐产业研究机构艺恩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国内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集数约为6000至8000集,其中黄金时段播出的大概只有3000集,热门剧只有600集左右,八成以上的电视剧投资都打了“水漂”。

        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播出数目比大约为5:1。

        “不差钱”的喜与忧

        电视剧产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为何电视剧产量还是一年多过一年?答案就在于电视剧产业“不差钱”。

        2009年,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2010年10月,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登陆创业板;2010年12月,“博纳影业”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2012年2月,影视制作公司华录百纳在深交所挂牌。

        艺恩咨询一位业务经理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影视企业上市,大大拓宽了影视剧的投融资渠道,各路资金投入到了影视业中,给电视剧制作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4100家持有《制作许可证》的机构,这个数据目前还在不断上升。

        “各种热钱往里投,数千家机构在生产,播出的平台就那么几家电视台和网站,不过剩才怪。”首都广播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用“虚火”来形容当下的电视剧市场。

        此外,在热钱的驱动下,电视剧制作成本不断上涨,演员的片酬一路飙升。目前,内地一线电视剧演员身价最高为五六十万元一集,一部电视剧仅演员的片酬就占成本的50%以上。

        制作成本的迅速飙升一方面牺牲了电视剧的质量,另一方面直接推高了电视剧的价格。针对当前大量电视剧亏损的局面,海润影视公司总裁赵智江向媒体感叹:“电视剧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冷静的头脑。”

        跟风现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电视剧在对市场的探索与适应、受老百姓欢迎的程度、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远远走在其他文艺样式的前面,电视剧对当代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是其他文艺样式所无法替代的。

        “电视剧的繁荣之外,我们隐隐看到了这个文艺类别所透露出的浮躁、趋利、虚伪、困乏以及其他一些制约电视剧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电视艺术评论家庄志金这样形容当前的电视剧发展状况。

        一部《士兵突击》,使军旅戏大热;一部《潜伏》,让谍战剧泛滥。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电视剧题材跟风,甚至连名字都跟风,同一题材的电视剧名字常常大同小异。有数据显示,跟风之作,至少有三分之一必然死亡,剩下的部分,也并不乐观,真正能够获得收视成功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尚世影业负责人苏晓说,当前电视剧创作的跟风现象说明电视剧市场笼罩着浮躁气息,缺乏创新驱动力。她认为当前的电视剧行业存在“只有资本,没有创新”的情况。

        如何看待商业化

        资本觉醒,热钱涌入,但好剧却并未增加很多。资本的驱动越发强势,创新的驱动却微弱乏力。这反映了商业化之下,包括电视剧创作在内的很多艺术创作的共同困境。

        电视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电视剧的发展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商业投资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电视剧的生产方式,每一部电视剧的背后都有一套商业化的核算方式。在这样一种商业化背景下,“市场为上”成为拍摄一部电视剧遵循的首要原则,电视剧作品也更像是一件商品在市场上竞争。

        庄志金认为,商业化对电视剧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对电视剧的品质产生了消解作用。比如,新版《红楼梦》从筹拍到播出,可以说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商业化道路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到导演无权选择演员,从号称上亿元的投资成本到耗资巨大的场景搭建,从高收视率到夸赞质疑齐飞,给观众带来的不再是一次单纯的精神享受,而更多是经典名著的外壳下包裹着的层层商业气息。电视剧其本身成了配角,变成商业项目的由头,其品质在利益、名气乃至潜规则的绑架下,步步妥协,失去应有的面目。

        要遵循“文化属性”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韩剧逐渐成为一种宣扬韩国文化的价值符号,《绝望的主妇》、《越狱》等美剧则在世界各地流行。当这些外国电视剧纷纷打出“文化牌”的时候,许多国产电视剧似乎还流连于斗嘴皮、耍心机以及风流君王、儿女情长带来的收视“神话”。因此,国产电视剧要想走出量大、质次、效益差的尴尬,须在承载商业价值的同时,重新回归其“文化属性”,因为电视剧首先是一种文艺样式,其次才是产品。

        创作电视剧要遵循其“文化属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拍得“入戏”,也就是要具备专业精神和素养。剧情安排、场景布置、拍摄手法、表演技巧、台词设计等,最起码“看着要像那么一回事”,而不至于让观众觉得是在糊弄人。

        那么,电视剧的文化价值该如何评判?著名导演金韬指出在收视率之外,建立电视剧美学批评体系刻不容缓。在他看来,电视剧美学批评体系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健全电视剧整体的文化批评,要有带有引导和指导作用的对电视剧的思潮、倾向进行的整体批评;其二,电视剧的现象批评;其三,电视剧艺术语言的批评,包括声音、音乐、动效等;其四,电视剧导演行业内的自我批评。只有建立这样的批评体系,才能破除唯收视率论。

        (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