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心声传递

    文学是绘画的土壤

    译 彬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4日   14 版)

        编者按

        前不久,文学出身的译彬在北京美丽道艺术中心举办了名为“烁”的油画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画家刘春杰的长篇小说《猴票》。两者之间看似偶然,但其内里是文学与绘画之间的隐约关联。本版特别邀请两位创作者撰文,表达各自的艺术创作感悟。

        文学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土壤。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创作,都关乎创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特别是一个艺术家期待自己的创作不断取得进步,良好的文学修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帮助艺术家突破创作的一个个瓶颈期,也可以提高个人修为。

        文学是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刻画出一个个人物故事,揭示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人物情感命运,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解读而启发自我。古今中外,大师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学巨作。年轻的时候阅读,体会是浮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体会也越发深刻。读得越多,明白的道理就越多,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同时让我更加具备对人生的洞察力,让我看得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思想,净化了灵魂。当这些经验和感受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融入并流淌在血液里,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修养。

        文学修养并不是你会吟几首诗,写几篇文章。它应该是无形的,体现在人的思想、做事、待人、气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一切之中。特别是在面临选择之时,反映在你的灵魂最深处。

        文学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汲取的。

        对于绘画而言,从表现形式上看与文学有很大区别,但究其本质,都是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人生感悟,不同画家画同样的事物也是不尽相同。优秀的画作不仅讲究线条、笔触、构图、明暗远近,最重要的是意境,这种意境是画家自身独有修为的体现。影响并能提高画家修为的就是个人的文学修养。意境、文学修养都是无形的,而意境的来源是内心深处的感受,文学修养则会源源不断地提供这份营养。当然,还需要自己的修炼和悟性,得道便是高人!

        在我的成长年代,我选择了大学的文学专业,这意味着我应该用文字表达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世界,但结果我拿出的却是一摞画页。正如叶廷芳先生所说,我种下的是“瓜”,收获的却是“豆”。不过他也认为,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文学和绘画看起来是两门,但在‘美学’这个关节点上二者是相通的。因此她给前两年的每幅画加的标题,每每是诗句。在这点上说,她的大学也没有白上。她年龄不大,却有一定的人文积累和人生阅历。她起步比较快,起点也比较高,为实现自己的绘画志向开了一个好头。”

        所以我更坚定地觉得,文学是绘画的土壤。

        只有土壤肥沃了,果实才会丰硕。(图为译彬的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