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修复版《泰坦尼克号》上映一周,就勇夺票房冠军,单周票房达到4.68亿元。今年年初重映的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也大打3D牌,在贺岁档收获了4000万元票房。《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认为:“3D效果会让影片更有深度。”经典电影3D化是否会成为今后电影发展中另一个趋势?会有很多导演效仿卡梅隆的这种做法,翻出自己的经典之作,打着“3D修复”的旗号,将老片3D化之后重上院线吗?这股老电影的3D修复风能刮多久?
15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曾经征服了全世界,奇迹般地创造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15年之后,该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携手300名计算机专家,投资1800万美元,耗时60周制作的3D版《泰坦尼克号》在沉船事件一百周年之际,在各大院线再次上映。该片上映一周就勇夺票房冠军,达到4.68亿元。
而今年年初重映的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也大打3D特效牌,在贺岁档收获了4000万元票房,这一成绩超过很多国产中小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认为:“3D效果会让影片更有深度。”经典电影3D化是否会成为今后电影发展中另一个趋势?会有很多导演效仿卡梅隆的这种做法,翻出自己的经典之作,打着“3D修复”的旗号,将老片3D化之后重上院线吗?
观众期待度不同
3D版《泰坦尼克号》虽然是新瓶装老酒,但很多年轻观众仍然愿意进影院重温经典,一些年长观众电影消费更趋于理性,他们拒绝“技术崇拜”,只是期待电影能有原创的故事和连贯的剧情。
80后白领徐梵说:“3D技术是我走进电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体验大片的感官效果,享受视觉盛宴,我肯定会选择去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90后大学生则表示,“当年《泰坦尼克号》热映时,我们还很小,在电影院里天真的看着这部电影。我们不懂爱情、不懂生离死别。而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再来重新理解这部影片的内容。”
而年长的观众对这次《泰坦尼克号》3D修复之后再上映并不感冒。“10多年前《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已经震撼了我。而如今,我希望能看到原创的故事、连贯的剧情,而不是用技术手段武装过的老片。当年2D版的《泰坦尼克号》因为故事感动观众,而今年的3D版可能会因为技术打动年轻人。”50后公务员王先生的理性的言语反映出了另一类观众的心态。
3D修复是技术创新
相比于今年2月份上映的国产修复电影《新龙门客栈》,观众对3D修复版《泰坦尼克号》的热情明显更高。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前者只是纯粹的技术修复,而后者是在技术修复上加入了技术创新,即将2D影片在修复过程中转制为3D版。
3D修复是修复技术的创新,与普通2D修复电影相比,它不仅耗费的成本远高于普通修复电影,并且它对修复技术要求也很高。
有影迷对3D版修复动画片《大闹天宫》做出这样评价:“大闹天宫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所以这次修复上映的噱头是3D技术。但是这3D有些山寨,3D影片成了‘贴画片’,立体效果不敢恭维。”
相比大部分的转制3D影片而言,《泰坦尼克号》3D版在亮度、清晰度方面优势明显。制片人乔恩·兰道表示,《泰坦尼克号》拍摄时根本没有数字母带,所以得先清理影片中的噪点,让片子看起来像新拍的一样,然后再进行3D转制。卡梅隆说:“12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并制造3D数字摄影机。他拍摄过很多3D影片,对转制的3D影片效果有很严格的要求。”他要求转制为3D版本后的影片效果要像原本就用3D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一样。而团队中的计算机工程师,需要把影片中每个物体的轮廓、形状和每个人物脸部的轮廓勾勒出来,并放在正确位置和深度,然后再进行画面无痕处理。
3D修复风能刮多久?
《大闹天宫》和《泰坦尼克号》3D版修复版的上映,开启了国内修复电影3D化之路。然而,当3D版《泰坦尼克号》拿下不错的票房时,国内一些制作机构是否开始动心3D修复电影这块市场。国产电影会不会跟风3D化修复,这修复风在国内会刮多久?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电影评论家高小健认为,这一现象在国产电影领域有可能跟风,但不会持续太久。国产电影没有《泰坦尼克号》似的震撼,也缺乏特别突出的视觉效果,即使跟风修复电影3D化,这浪潮恐怕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电影频道《佳片有约》嘉宾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索亚斌教授的观点和高小健一致。索亚斌认为,从画面效果分析来看,《英雄》是近些年来最适合做成3D的一部国产电影,国产老电影中,很难找到适合于3D修复的影片。因此,就算好莱坞带来了3D修复“潮”,如果我们没有好的故事、引人入胜的剧本及连贯情节,也很难掀起国内3D电影修复市场的浪潮。
(本报记者 牛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