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伊始,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信息化成果,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
这个所近年抢占军事科研前沿阵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仅“十五”以来,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
“面对断代性革命,要挺起脊梁”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官兵深知:“信息化是一场断代性革命,充满严峻挑战。要想在空前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当年,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统”不起来,成为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大“瓶颈”。
时不我待。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官兵深入上百个单位调研,记录技术资料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他们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从顶层抓起、自上而下推动,采取综合集成的办法,研制一项系统成果,把我军信息化建设“统”起来。
军委果断决策,将这项研制任务交给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业内一些资深专家态度审慎:“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双重障碍。短时间内,你们一个研究所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吗?”
许多人彻夜难眠。
时任所长王建新的回答掷地有声:“搞科研就像打仗,国家和民族都不允许我们当孬种!杀出一条血路来!”
所党委带领官兵,层层立下军令状。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为加快研制中国自主的这项系统成果,快退休的老专家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争分夺秒;刚毕业的大学生,进所即进项目组,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行军床,官兵攻关累极了,就在上面歇一下,马上再干。他们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终于打通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这一“血脉”,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建新作为项目代表,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信息化命脉,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官兵明白,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顶峰。
“信息化命脉,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研究所官兵一以贯之的信念。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
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站在这个阵地的前沿。他身后,是一支由两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
而大洋彼岸,一支拥有上亿美金、150多名专家加盟,背后有世界著名通信公司和实验室做后盾的研制队伍,也站在同一起点上。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于全和战友义无返顾,展开竞技。
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本领域“领跑者”。
为牢牢把握信息化命脉,于全等专家又连续奋战,主持完成具有我军特色的某新型通信网,使我军通信手段再次发生质的飞跃,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该所科技人员来说,技术的难度,就是创新的高度;攻关的靶标,永远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最前沿。
信息安全防护,是指挥信息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系统管不管用、各级敢不敢用。为达到“顶级防护、万无一失”的要求,他们突破内部防护这个重大难题,创造性地构筑了从外到内的纵深防御体系。在多次重大演练中,体系经受住高强度的内外攻击考验。
在这个所,无论是院士还是新秀,总保持着一种创新激情。地下通信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为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带领科研团队不分昼夜,刻苦攻关,一干就是30多年,终于成功研制“地下通信系统”,荣立一等功。
“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
一个师级单位,科研能力何以如此强劲?科研成果何以如此丰硕?
“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该所政委李成军道出其中奥秘。
据现任所长刘怒介绍:这里参与科研的人员,有运筹帷幄的高层指挥员,有经天纬地的通信专家,有监侦浩瀚太空保障国家安全的信息专家,有作战部队的程序员、操作手……堪称藏龙卧虎。
这里实行按市场配置人才,不设“常驻户口”。他们打破编制体制框框,集中各方精兵强将和技术优势,组成攻克重大科研课题的“战斗群”。
这个项目的“首脑机关”不是一级组织,也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只是一个不占编制、区区几人的总师组,且都是兼职的。总师组把各个作战集团分系统的技术总师吸纳进来,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策,真正实现各参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
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改变过去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模式,创造性地构建“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的研发联合体,研发、实验、使用3支队伍同时进场、捆绑作业、并行推进,边研制、边使用、边完善,在建与用的互动中滚动发展。他们还采用钱学森倡导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经常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召集起来,开展思想碰撞,依靠团队智慧攻克技术壁垒,实现创新突破。
为了实现军事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所里专家与部队官兵捆绑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一道攻关。研究所专家王春江带领6位同事,与指挥员、参谋人员共同组成研究论证小组,对1000多项军事需求进行分类解读。经过3个月没日没夜的苦战,终于设计出一套军事需求技术模型,奠定了系统研制的坚实基础,从起点上保证系统建设的实战化方向。
总部领导认为,这是信息化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典范。
短评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当今世界军事竞争空前激烈,要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脊梁挺起来了,才能像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的官兵那样,站得高,看得远,始终站在军事科研阵地前沿;
脊梁挺起来了,才能说出“国家和民族都不允许我们当孬种,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样的话,才敢与实力强劲的对手一较高下,当一回“世界领跑者”;
脊梁挺起来了,才能神不怕,鬼不怕,穷不怕,难不怕,恫吓不怕,见大人而藐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军队,需要也必须挺直脊梁。
(本报特约记者 张彦中 本报通讯员 吴 旭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