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2日 星期日

    走基层·干部手记10

    把“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2日 01版)

        山西省永和县县长 梁秀娟:

        刘家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一直令人放心不下。目前的效益如何,还需要解决什么困难和问题?3月27日,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我领着林业、水利等部门的同志,又赶到这里。

        顺着芝河溯流而上,穿行在刘家庄、李家渠、杨家庄、葛家河、红花峁等自然村,望着小流域内纵横平坦的道路,山坡上正在春风中泛绿的树林,心中难以平静。过去,这里90%的土地全是坡耕地,生产效益低下,群众过着广种薄收的日子。去年,投资3753万元对这里进行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4万余亩,改造坡耕地12000亩,垫滩造地550亩,建设基本农田100亩,荒山造林3万亩,栽植地埂核桃经济林1万亩,建设园区道路44公里。

        望着这一切,更坚定了“穷县出精品、小县办大事、千方百计谋跨越”的志向。我想,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民增收上,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一定要做到科学化规划、精品化实施、综合化治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彰显的目标,切不可马虎。

        来到刘家庄,我立即召开了座谈会,了解情况。村支部书记陈奋山说,小流域综合治理确实好,不仅使我们的坡耕地变成了梯田,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还给我们栽下了核桃经济林“摇钱树”,解决了群众当前增收和长远致富的问题。可还有几个问题群众不满意,一是由于去年雨水多,改造后的坡耕地水毁严重;二是虽然修通了大的田间循环路,可小的田间路还是不通,群众种地还是不方便;三是改造后的坡耕地条块太小,机械化耕作还是不行。

        大的框架有了,这些后续的工作我们还真没有考虑到,我的内心震动很大。于是当即安排随行的水利局副局长卢庆明,马上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驻这里,就群众反映的几个问题立即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来后,一定要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做到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要组织充足的机械人力加紧施工,确保在春耕以前完成水毁坡耕地的整修和田间道路的建设,决不能耽误农时。目前,施工队伍正在按照设计要求昼夜奋战,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

        下乡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办事情一定要从群众的角度考虑,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否则群众是不满意的,决不能出现“工程干完了,问题留下了,群众骂娘了”的现象。要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国家首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的大好机遇,以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继续整合项目、连片综合治理,重点建设流域面积为150平方公里的芝河源头生态精品农业园区。利用3年时间,完成坡耕地改造5万亩;实施地埂核桃经济林5万亩;完成沟坝地治理5千亩;营造水保林12万亩,建设成集经济效益、水保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黄土高原第一精品水保园区。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组织施工时,一定要邀请群众参与监督,只有这样,小流域治理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本报记者李建斌、邢兆远推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