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中国道德高地上的鲜艳旗帜

    刘金祥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21日   11 版)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中国军人中的普通一兵,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永远定格于22岁的年轻生命,镌刻在几代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并留下温暖至今的印痕。“当好人、做好事”是对雷锋精神最通俗的解读,而就是这份对“好人好事”的感念,穿越风风雨雨50年,直至今日仍在打动我们的心。50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也的确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有一件事情迄今没有改变,那就是雷锋之于国人建设精神家园的意义——我们还在用“雷锋”作为善和美的代表,还在用“雷锋”来为生活中那些高尚的人、行善的事命名,还在用“雷锋叔叔快回来”表达对重建道德规范、重塑精神信仰的吁求和呼唤。在离开雷锋的时日里,“雷锋”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雷锋精神也从未滞留在那个时代,而是如影随形般地伴着国人的精神成长。实践和时间反复表明,“雷锋”不是哪个人树起来的楷模,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学”出来的榜样。雷锋精神不是僵硬呆板的教义,不是陈旧过时的口号,每个时代都在为它提供新的注解,每一代人都在以自已的行为对它进行丰富和提升。雷锋精神早已超越了雷锋本人,超越了雷锋所处的时代,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有机最完美的结合体。 

        不难想象,缺乏道德力量的支撑维系,中国的发展将坦途不再;任由利己主义荒草的滋生蔓延,中华民族复兴也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以雷锋精神为坐标,做一个“平常的好人”,也善待身边“平常的好人”,这和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也和中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紧密相连。理性意义上的雷锋精神,就是把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因子综合起来给我们看,它绝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道德标准,而是社会普通人的“举手之劳”、“善小而为”。假如更多人能像雷锋那样,在自己的一生中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在眼睛里打量自己的时候,也兼顾一下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安危冷暖,那么现实生活就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如果更多人能少一点牢骚、多一点实干,少一点谩骂、多一点自省,他就会收获快乐、赢得尊重,就会从内心笃定这个社会可以更加美好的信念。 

        中国人的精神空间里永远需要一颗璀璨的星斗闪耀,时代的故事里须臾不可缺少雷锋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如今,在改革开放征程上疾速前行了30多年的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矛盾高发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空前庞杂。呼唤雷锋精神其实就是“现实生活需要”,这需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泥沙俱下”亟须强化道德建设、倡导奉献风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论述过“现实生活需要”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指出当“需要”产生时,新的创造和探索将被激活,“人类为满足需要将去建设和改善生存环境”,使需要和目的得以实现,并且“满足需要的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新的需要”。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启示我们:当人们呼唤更多雷锋的时候,这种呼唤和寻找之中已凝聚着推动中国社会改革的伟大力量,这是改革必然成功的最雄厚的社会基础。生活永远不会纯净如仙境瑶池,人们无法不去面对那些和雷锋大相径庭的人和事。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这样的现实:那些因雷锋精神的映照显得卑微渺小甚至丑恶的人会自惭形秽,然而人们更热切更强烈地要求改革和建设一个风清气正、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环境。 

        雷锋精神是中国道德高地上的鲜艳旗帜,是中华民族精神界域的锃亮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恒动引擎。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强大的生命力。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

        践行雷锋精神,不是社会底层的专利、不是校园学童的专利、不是共产党员和道德模范的专利,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成为善意的实践者,也有责任成为善心的守护者。当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某些人的行为恰恰是在把中国社会往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方向推:有些媒体患了坏消息综合症,肆意放大恶的负面效应,动摇人们对“好人好报”的信心;有的人则整天拿着放大镜审视别人,考究好人做好事有没有私心甚至好人如何支配自己得到的奖金,无限抬高善的门槛和成本。基于此,弘扬雷锋精神,重要的不是隆重地纪念一番、口头上呼喊一阵,而是为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创造一片明亮的天地、营造一个宽敞的空间,这既需要设计顶层制度,还需要引导公众舆论,更需要缓解道德焦虑。唯其如此,才能使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发展大势相契合,与党的先进本色相融汇,才能使雷锋精神焕发出引领社会风气和公众心理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