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

    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

    ——探索江苏昆山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0日 10版)

        4月15日,记者来到昆山市炎武小学,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配有120台电脑的电脑房、藏书4万3千册的图书馆,让记者分不清这是乡村还是城里的学校。学生家长黄元友告诉记者,儿子从河南老家跟着他们来到千灯,很顺利地上了这所小学,“一下子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昆山市教育局局长褚志愿表示,教育现代化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按照“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要求,从体制机制上“发力”,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以教育现代化引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

     “制度设计”构筑“城乡一体”

        大课间,位于昆山市锦溪镇的锦溪小学,学生们正在跳绳、踢毽子、打球。

        锦溪小学校长倪桂荣告诉记者,以前学校的“硬件差”全市有名,道路不通不说,还没有像样的食堂,200多名学生只能在长廊里吃饭……2010年政府投入1.1亿元异地新建锦溪小学,“42个教学班都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科学探究室、音乐室、舞蹈房等一应俱全,新食堂供1500多名师生一次性用餐都不成问题。”倪桂荣说。

        锦溪小学只是昆山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为缩小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差距,昆山将教育布局规划纳入全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加快建园、建校步伐。整个“十一五”期间,昆山新建、易地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其中乡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占80%,2011年在全市实行“双十”工程,建成10所中小学、10所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小学、幼儿园入学难题。

      “政策倾斜”彰显“教育公平”

        昆山是我国开放型经济高地,也是外来人口的集聚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昆山共有户籍人口71万,而外来人口超过150万。在13.5万名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中,有流动人口子女7.1万人,其中小学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占比达58.3%。

        “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乎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褚志愿说。

        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昆山市政府以包容的气度,主动承担起责任,采取“两条腿”走路:以公办吸纳为主,同时扶持9所外来民工人员子女学校。并建立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目前,昆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就读的占比达75.4%。

     “内涵提升”助推“优质均衡”

        在千灯中心小学活动室,“小昆班”孩子在徐允同老师指导下,学唱昆曲名段《牡丹亭·游园》。去年7月,“小昆班”的14名小演员凭借原创昆曲《琼花·反省》一折,在“光辉的旗帜”校园综艺盛典活动中斩获“金奖”。截至目前,千灯“小昆班”已经诞生了8朵小梅花“金花奖”。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师资源的均衡是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昆山市教育局原办公室主任吴剑平说,通过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教育局每年安排20所优质学校与20所相对薄弱学校开展校际结对帮扶活动,每年组织150名骨干教师与150名青年教师进行“置换式”交流,城乡师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对青年教师,昆山实施“一二三培养工程”,促使“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还建立昆山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采取举办研修班、建立名师工作室、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快名教师、名校长培养步伐。

        师资力量渐趋均衡,使昆山的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验小学的航模、城北中心校的生态教育、周市中心校的机器人……目前,昆山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的格局,科技、艺术、体育、生态教育已成为昆山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