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0日 星期五

    科技创新创新人才④

    付小兵:尽力为患者“抚平”创伤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20日 06版)

        从事创伤医学研究28年来,解放军总医院基础研究所所长付小兵取得的成就可以用“四多”来形容——“创新成果多”、“学术职务多”、“荣誉奖励多”、“培养人才多”。

        选择组织修复与再生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得益于早年接受野战外科的锻炼经历。1983年,付小兵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在此期间,一位受伤的战士被抬来医治。“他的右腿就像个扫帚一样挂在那里——没办法,损伤太严重了,只能截肢。如果有好的办法确认正常的生存组织,也许就能保住那条腿。”伤员的失声痛哭深深刺痛了付小兵的心。

        针对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不能出汗的国际前沿性难题,在老师盛志勇院士的指导下,付小兵率领的团队在细胞诱导分化领域系统地开展了汗腺再生研究。2001年,他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成熟的表皮细胞可以通过去分化转变为表皮干细胞”,这一成果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

        2007年,他们开展了国际上首例利用人体干细胞再生汗腺组织并获得成功。此后,通过27例有严格对照的临床试验以及部分病例3年以上的随访,证明所建立的方法不仅能够在人体切除瘢痕的创面上再生出具有汗腺样结构的组织,还具有类似汗腺分泌的功能。

        汗腺再生的初步成功被国际同行称为“里程碑式的研究”,付小兵也因此荣获“国际创伤愈合研究终身成就奖”。

        如今,作为发起人和牵头人,付小兵联合国内创伤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就加强创伤意外伤害的防控、加强各种难治性创面治疗专科的建设等,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他还与王正国院士等人一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大力推进创面治疗专科建设,获得了初步成效。“比起理论、方法上的创新,我认为在体制、制度上有所创新,让全社会都能了解创伤的危害并加以有效防控更有意义。”对于今后的创新之路,付小兵已然有了新的想法。(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王继荣 罗国金 王佳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