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9日 星期四

    走基层·媒体在行动50

    “我们的舞台在田野”

    ——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农科频道“走转改”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9日 01版)

        “邓云你好,今天早晨看到你的播音,深感亲切,在《乡村季风》开播的15年时间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年我成了省劳动模范、省政协委员、农业推广研究员,这所有的荣誉都离不开你们的报道,没有你们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在此衷心表示感谢。”

        今年3月6日,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开播15周年的日子。栏目主持人邓云收到一位观众发来的短信,读着这条饱含深情的短信,邓云心潮澎湃。

        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和邓云一样,以服务“三农”、服务群众为目的,长期脚踏实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制的新闻带着泥土的芬芳,忙碌的身影定格在农民的心坎中。

        他们的舞台在田野,他们自称为“电视农民”,他们就是农科频道的员工群体。

        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祝丽华说,为农民做节目,不仅需要一身汗、两腿泥,还必须有一种“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农服务”的责任感。

     不怕被当成“养猪的”

        孙全忠是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记者。今年3月底,由他采制的专题片《菜农导演吕凡国》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一等奖。

        这个节目说的是寿光市菜农吕凡国海选演员拍电视剧的故事。寿光就像小孙的责任田,今年头三个月,他去过六次寿光。寿光的15个乡镇,他全都跑遍了。前几天小孙去采访当地组织的一个农村拔尖人才座谈会,到场的20位农民有8位和小孙很熟。

        小孙长得又黑又瘦,被同事们笑称为频道“三大黑”之一,放到菜农当中就是一个“大棚户”。以前,小孙觉得这不是好话,现在他乐于接受这个称呼。

        “《乡村季风》主要是办给农民看的,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和农民心贴心,真心实意地交朋友。”孙全忠说,前几天,他去菏泽采访一个养猪大户屈大哥,碰巧屈大哥要带着猪去郑州参加一个活畜展览会,他和摄像师没有选择坐单位车跟拍,而是选择了坐拉猪车前往郑州,跟屈大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屈大哥开玩笑地说:“你穿得这么朴素,坐着拉猪车又沾上了一股猪屎味儿,如果不拿着话筒,别人肯定会把你当成我的员工——养猪的。”

        为了和更多的农民朋友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2007年,小孙组织了《乡村季风》QQ群。群友们不仅仅是山东省内的,还有来自河北的、吉林的、辽宁的、陕西的、浙江的,有的是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社长、果树专家,有的是蔬菜经销商、农资经销商,还有一部分就是普通的农民。

        如今,《乡村季风》QQ群有了很好的效果。一些种植养殖大户,经常在群里发布供求信息;还有不少农民通过QQ群,获取了栏目播出过的一些致富信息;对栏目来说,QQ群让他们了解了更加真实的受众需求,使节目内容更贴“地皮儿”、形式更接“地气儿”。

     “电视记者直接住村里破了先例”

        2010年春节,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大年初二、初三分别播出了《农家特殊的压岁钱》、《微山湖渔民“头鱼”拍卖贺新春》两个来自生活第一线的头条新闻,鲜活、生动,年味儿十足。

        提倡编辑记者和农民一起过年,是农科频道的一个传统。

        1997年春节,正是农科频道前身《乡村季风》栏目最紧张的筹办期,制片人张闻兵、程国华就带队到了安丘市石埠子镇的中头村。大年初一、初二,跟农民一起吃家常饭,拉家常,走村串户,不仅采制了《人勤春来早 大年拜棚忙》等在平时抓不到的新闻“活鱼”,也进一步拉近了记者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从没见过电视记者直接住在村里的,你们的《乡村季风》记者算是破了先例。”在潍坊安丘石埠子镇的蹲点驻村采访中,当时的县广播局局长不禁感叹。

        “天天往村里跑,经常和农民打交道,对于做农业节目的记者来说,做到这些并不难,也算不上深入。”农科频道报道部主任唐永强说,我们的理解是,把进村当成回家,把农民当成朋友、亲人。

        在蹲点驻村采访活动中,频道明确要求:一是要有制片人、频道负责人带头驻村;二是食宿尽量在村镇,吃户饭主动付费;三是不能只选富裕村庄,要深入灾区和贫困偏远地区。目前,频道几乎所有的一线记者都参与过蹲点驻村采访,极大地促进了队伍作风的转变。

        记者蒋庆祝在采访札记里这样写道:

        “我们收拾行囊准备返回济南。在启程前,老刘和大嫂的又一个举动让我们感动:按照当地风俗,家里有人新年外出,都要点上平安香,保佑平安。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用这种方式送别我们,祈愿我们一路平安。”

        驻村蹲点采访,促成了农科频道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不讲条件的“平常心”。为了拍摄《运河民谣》这部纪录片,《乡村季风》记者王建军大部分时间都是背着摄像机,坐在农民的摩托车上跟随采访的,最远的一次行程有一百多公里。《农资超市》记者李博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采访行程竟然达到15万公里,足迹踏遍山东省的每一个市县。

     做节目先要明白“我是谁”

        农科频道的主打栏目《乡村季风》,15年来长盛不衰,在山东农村家喻户晓,目前仍是“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唯一的对农电视节目。

        但在栏目初创时期,一次失败的采访经历,令农科频道的老记者至今刻骨铭心。当时,两位实习记者去日照市农村采访,一位女记者身穿貂皮大衣,打扮新潮时髦。在种植春茶的大棚里,接受采访的茶农在记者面前答非所问,弄得双方都很尴尬,最后不欢而散。农科频道总监张闻兵说,后来,相关频道和栏目以此为例反复提醒大家:转变采访作风,办出优秀节目,首先要明白“我是谁”,找准自己的坐标,将自己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视农民为衣食父母和老师。

        《农资超市》栏目创办时,需要为主持人孙希超起个艺名。初定的名字是“超哥”,但频道最终却把“超哥”改为了“小超”。

        为什么这样改呢?张闻兵说,“哥”与“小”,看似一字之差,但涉及了“我是谁”的大问题,反映了“眼睛朝上”还是“眼睛朝下”的态度和作风。

        多年来,农科频道的节目历经调改,但节目“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个宗旨,把新闻工作者的“坐标”深嵌其中,告诫大家在服务对象面前,不忘保持谦卑之心。

     做对得起老百姓的节目

        有一年,一家生产仙人掌种苗的公司要在农科频道投放十几万元的广告,却被频道拒绝了。还有一年,一个有着“青年乡镇企业家”头衔的老总要在《乡村季风》投放35万元广告,鼓动农民加盟他的公司养鹧鸪,也被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农科频道,从总监到栏目制片人,都有这么一个原则,那就是,做对农节目,不仅要讲政治导向,还要讲市场导向,必须两个导向都正确。因为,受条件所限,农民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差一些,加上致富心切,很容易被虚假宣传、虚假广告所误导。因此,一个致富项目的片面报道,一条广告把关不严,都可能在市场上误导农民,造成损失。

        多年来,农科频道没有一个报道引发不良后果。事实证明,频道“坚持两个导向”,在节目宣传和广告经营上严格把关,实实在在帮助了农民。像前面提到的两家公司,那家养鹧鸪的,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资金链断裂,所谓的“青年企业家”跑得没了人影;那家打着帮助农民发家致富旗号的公司,也因为炒种炒苗、坑害农民,而被绳之以法。

        多年来,凭借扎实的采访作风、清晰的节目定位,农科频道创作的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首届中国科技新闻奖”、“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

        “电视农民”的故事,还在齐鲁大地上续写着。(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