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治理小流域 促山老区发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13版)
    永和县白家崖坝滩联治工程
    张江汀
    王作义
    刘 震
    李广文
    白玉明
    马志尊
    梁秀娟
    王文善

     关于本期主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一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还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不容忽视的是,革命老区大都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制约老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革命老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已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报与山西省水利厅日前在北京召开了山西省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观看了《山西省山老区小流域治理调查与思考》纪录片,听取了山老区小流域治理情况介绍,并就山老区小流域治理的方向与内容进行了认真座谈。

        山老区小流域治理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革命老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达到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有效地改善山老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山老区致富,加快山老区发展。   

        据悉,2012年,山西省将首先在武乡、左权、兴县等地启动实施首批10条山老区小流域建设,包括红军东征时期毛主席率红军总部进驻过的永和县东征村和赵家沟村,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所在地兴县蔡家崖,八路军总部旧址武乡县王家峪村、砖壁村,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八路军总部驻扎地左权县武军寺和左权将军牺牲地北艾铺十字岭等,以此为试点,在全省逐步推开。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启动实施山老区小流域治理,是改善革命老区生产、生态环境,推动山老区综合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山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水土保持局局长 张江汀

     开展山老区小流域治理

        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区,东太行,西吕梁,革命英雄儿女辈出。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抗日根据地,在1937年先后创建于山西。全省119个县区市中,有105个不同程度地辖有老区乡镇,占总数的88%。

        解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心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根据山西省对100条山老区小流域调查结果,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414元,最低的不足1600元,远低于全省4736元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全国5919元的平均水平(2010年统计数字)。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山老区的贫困问题十分关注、关心,省委书记袁纯清专门到武乡县砖壁村驻村调研,就山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进行研究指导。在他的倡导下,省委常委会决定,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每人联系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具体帮助和指导。袁书记的联系点选在了武乡,目前他已三赴武乡砖壁,调研指导和看望慰问老区人民。

        山西革命老区大都分布在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的集中体现,不仅大量毁坏和减少耕地资源、加剧人地矛盾,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地肥力,还破坏交通道路、房屋设施等,是造成老区贫困落后和制约老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通过合理配置淤地坝、坡改梯、坝滩联治、水保林、经济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面貌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

        可以说,山老区小流域治理正是基于回报老区人民之情、加快老区发展之需提出来的。有了这一思路以后,去年,山西省水利厅组织专家人员很快编制完成《山老区小流域治理规划》,拟用10年时间投资20亿元,开展100条山老区小流域治理。这100条山老区小流域的特点是:一是位于革命老区范围内;二是当地曾经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三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一般要占小流域总面积的50%以上;四是当地人民生活贫困;五是治理中尽可能与红色旅游相结合。

        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在坚持综合治理原则的基础上,在治理措施上,更侧重于改善当地农业基础,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和保障民生;在效益兼顾上,突出经济效益,将生态效益融于经济效益当中;在治理投入上,因地制宜,因需制宜,较一般小流域治理有大幅提高;在治理方向上,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建设高标准、清洁型、有创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精品工程,改变村容村貌,美化周边环境,服务红色旅游。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 李广文少将

     反映了革命老区人民殷切期盼

        山西省提出山老区小流域治理,这是一项惠民工程。一共要治理100条小流域,今年要先启动10条,而且拿出20亿元,这是很不简单的事情。我就讲几点感受:第一,我感到这次活动很及时很重要,组织这次活动时机很好,充分体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也是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尽快实现山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坚强决心。第二,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充分体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服务老区、建设老区、情系老区、回报老区的深情大爱。第三是反映了山西革命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保处处长 马志尊

     全力支持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工作

        我谈点感受,我是1982年毕业以后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太行山、吕梁山的这些县我都去过,第一次去的感觉是所有东西都是黄的,山是黄的,人也是黄的!有一种触动,感觉山老区确实需要国家在方方面面进行扶持。我们知道水土保持经常要提一句话,以小流域为单元,这就是在山老区中体现出来的。新世纪以来,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如果水土流失问题解决不了,小流域问题解决不了,就有可能影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表个态,作为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愿意全力支持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工作。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 王作义中将

     促老区发展的新思路

        山老区小流域治理是山西省为革命老区发展建设做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在我的记忆中,家乡山西是很美的,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正如一首歌唱的一样,“人说山西好风光,站在高处望一望,黄河的水哗啦啦流过我的身旁……”这些年回到家乡,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事实。交通也方便了,但是水的问题很严重,水少了。这些年做老区工作,调查走访的乡村、城镇、乡镇也很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老区群众饮水困难,是制约贫困老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山西省提出治理山老区小流域,是促进老区发展的新思路,决定用10年时间投资20个亿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项惠民工程,我们非常支持坚决拥护。我相信这不仅可以解决老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和饮水困难的问题,还能发展红色旅游,造福老区百姓。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副巡视员 王文善

     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今年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讲到水土保持重点工作要启动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项目,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对此也进行了强调,山西省借这个势头率先启动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100条山老区小流域治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我相信这个举措一定会很快收到成效,这对推动山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与全国革命老区水土保持规划主动衔接。二是坚持几十年来探索的山西省小流域治理的模式和途径,科学规划、科学实施。三要注重综合治理,搞好措施配套,在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四是要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及时推广。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 刘 震

     加快推进老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我国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十分艰巨。70%以上的革命老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县。赣南15个老区县中,有10个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占67%;太行山45个老区县中有33个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占73.3%;陕北老区县27个,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水土流失给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制约。

        去年,水利部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开展了革命老区水土保持专题调研,走访了赣南、大别山和山西太行山革命老区。调研发现,凡是实施水保治理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质量提升,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以往不能发展的特色产业都得到了发展,农民收入因此显著增加。山西省实施坝滩地整治后,一亩坝地抵得上六亩坡地。大同市阳高县在“八片”项目实施中,从当地自然条件出发,发展杏树基地3万亩,形成了规模,办起了杏脯加工厂,年加工杏脯150万公斤,增值1000多万元。平定县依靠当地独特的水土资源,先后培育出了娘子关水磨面、金窝庄大红袍花椒、甘泉井无公害大棚蔬菜、理家庄干鲜水果等多项特色产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治理后的小流域因“山青、水秀、景美”,红色旅游和农家乐休闲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    

        实践证明,在促进老区建设发展的有效举措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特别明显,是改善山老区生产生活条件的一条有效途径,老区干部群众对此十分认可,非常欢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启动山老区小流域建设,是找准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切入点,是在革命老区改善民生、优化生态、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山老区推进百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这是水土保持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一大举措。我建议:第一,要做好前期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精心的规划,纳入当地党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抓实干;第二,坚持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革命老区水土资源的改善,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这是最基本的;第三,建议多渠道多元化的解决资金问题,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在机制上和政策上应该放宽,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白玉明少将

     制订符合实际的小流域治理规划

        怎么样把山老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推的更快一点,落实更好一点?我提几点建议:第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个符合山西实际的小流域治理规划,符合实情,拿出一个落实的方案来;第二,做好宣传,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第三,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小流域治理需要花钱,山老区小流域治理花的钱就更多,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建议有关单位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小流域治理的问题,中央给多少,省里面给多少,市里给多少,这个要非常明确,而且要按时到位;第四,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单靠山西省水利厅是不可能推动的。

     山西省永和县县长 梁秀娟

     小流域治理是群众增收有效举措

        我是来自山西省革命老区的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县永和县的县长,今天来参加光明日报社和山西省水利厅共同举办的山西省山老区小流域治理专题座谈会,我非常激动。召开小流域治理座谈会,研究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山区县、贫困县革命老区县的福音。

        永和是一个小地方,只有6万4千人,全县只有2镇5乡;永和又是一个穷地方,2011年全县GDP只有5.3亿元,财政收入3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909元;同时,永和又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72平方公里,占到总面积的87.8%。近些年来,我们把小流域治理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来抓。我们有两个体会:第一,民生水保是山区老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水保工作和民生紧密结合,让老百姓在水土保持的工作过程中受益、致富,这是小流域治理的根本出发点;第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群众增收有效举措,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一个园区、改善一片环境,壮大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现在,治理过的一道道荒沟都成为了亮丽的风景线,坡改梯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