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专家胡鞍钢教授的新著《中国:创新绿色发展》在新芽吐翠的春天里出版发行,为广大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最新最美最绿的中国发展图景。该书以源自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绿色发展理论入手,对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规划,以及已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的绿色创新实践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介绍。该书兼顾严谨的学术论证与通俗的文风表述,从国内与国际、中央与地方、企业与个人等多个维度对绿色发展这一抽象概念进行全面、生动地阐释,可谓是近年来在自然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西方环保主义者经常把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经典之作。但事实上,中国古代诗作中“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描述不但在意境上更为悠远,而且其背后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也从哲学层面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思考与阐释。该书的亮点之一就是从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入手,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拓展,并基于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中国绿色发展之道的命题,通过巨人的大脑和肢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等形象生动的形式对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进行阐述。
从国际背景上看,上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1987年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始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之后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全球环境与发展峰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世界各国开始在促进可持续发展领域进行多种形式的努力。如果说中国在上世纪70、80年代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尚知之不多,那么到了1992年已经是有所知晓,并专门设置了“21世纪议程”项目推动国内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在中国国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的不可持续现象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成为影响和限制人类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之一。在2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不仅深谙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有着自己对于绿色发展的理解和创新,更为关键的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试验区等诸多重大举措已付诸实践。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理论界和政策界对于这一议题的讨论可谓是汗牛充栋。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论,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该书把绿色发展理论的来源归纳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百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据此构建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系统,使绿色发展与华夏文明紧密契合,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机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话语体系相互接轨,用中国的语境表述世界的理想,用世界的话语支撑中国的创新。正如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谈到的:对中国而言,绿色发展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在国内我们称之为“科学发展”,在国际上我们称之为“绿色发展”。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一名植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自信心,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学术自觉、学术自信道路上的大胆探索。
学者不仅需要善于构建理论,而且还要敏锐地发现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在作者看来,中国的绿色发展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不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的创新实践也已在中国蓬勃开展。这其中包括国家层面的五年发展规划,也有不同省区的绿色发展实践和企业自主的绿色创新案例,特别是地方和企业的实践,已形成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努力,而绿色发展模式恰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睛”作用。系统地总结地方在绿色发展实践中的收益,科学地核算企业在绿色创新中的回报,将成为激励地方和企业持续创新的驱动因素,也是制定合理可行的绿色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
今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将迎来全球各国首脑,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可以预见,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全球发展的主题词。在全球绿色发展体系中,中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将成为最重要的全球性公共产品。因此,中国有必要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地简单应用西方的“舶来品”;有必要成为新一轮全球绿色产业革命的引领者和带动者,而不是仅仅学习与借鉴的模仿者与跟随者。联合国环境署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0年以来先后提出了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的概念,作为替代传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话语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该书的时代意义尤为突出,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界直接参与世界重大议题讨论的尝试。对于当下读者而言,该书在认识和理解中国绿色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