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唯有亲情最动人

    ——我看电视剧《儿女情更长》

    作者:曾庆瑞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14版)

        1996年播出的《儿女情长》,作为上世纪90年代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曾经引来众多热议。剧中展现的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以及责任担当,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那时候,媒体盛赞为“北有《渴望》,南有‘情长’”。在1997年第1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儿女情长》一举夺得最佳电视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六项大奖。这一回,当年的“童氏三姐妹”奚美娟、吴冕、张芝华,以及王诗槐、朱亚英、余娅等原剧组的主要演员们齐齐归队,上演了“风雨再大,家不能散”的现实版。它延续原剧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温情和谐的亲民风格,依然以反映平民百姓生活为基准,以一个家族的悲欢际遇为主线,折射整个社会的变迁,通过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六个家庭的亲情故事,展现给观众一段感人至深的生活。

        《儿女情更长》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普通人家、平民百姓的家事乃至于生活琐事,普通城市居民的世俗人生或者说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柴米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应有尽有。当下上海人面对的社会民生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忧愁、烦恼和困惑都在剧中呈现。电视剧聚焦于同胞兄弟姐妹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尽情地搬演错综复杂的家庭伦理道德故事。

        创造这样的审美价值,电视剧《儿女情更长》调动了许多的艺术元素。最为浓墨重彩的,则是尽全力塑造了童建菊这个艺术形象。

        剧中,在童家母亲10周年忌日快要到的时候,童建菊通知全家人集体扫墓。她想用这种办法来维系兄妹之间的感情,兑现她对父母的承诺:童家的人不要散了。然而,事与愿违,她的愿望没能完全实现。随后,从头到尾,童建菊卷进了六个小家大大小小的纠纷或者说纠结之中。她自己的这个小家也是烦恼不断,从小就没有得到父爱的儿子沙波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婚姻,让她寝食难安,患胰腺癌晚期被医生宣判只有最后三个月的生命了,疼痛难忍之时,她牵挂的还是沙波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当然,剧中的童建菊也不是完人。她曾经出于世俗的陈旧观念不赞成带着一个非婚生子还比沙波大三岁的芳芳嫁进自己的家门,一度毁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不过,看全剧,童建菊依旧是“圣母”,是“天使”。这是因为,童建菊有一个信念坚贞不移,那就是她传承下来的童家的一个家训:“妈在的时候说:‘这个家就是一根绳子,必须捻在一起。’”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了,童建菊还念念不忘的是:“童家兄弟姐妹任何时候都要在一起,大家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这就是一种真善美的人伦亲情的体现!这部戏有一处很有艺术想象力的创新是,童建菊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时,给自己的孙子天天留下了2岁到18岁的生日礼物和贺卡。在18岁的生日贺卡里,童建菊深情地写道:“天天,18岁就是成年了。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奶奶只想告诉你,家人是第一位的,他们永远是在背后支持你追求梦想的人……”

        从叙事上说,从童建菊接过母亲编结的那根彩色线绳开始,直到自己重患母亲所患的胰腺癌绝症,走向生命的最后时刻,剧中所有的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都以童建菊为主轴加以设置,呈现为一种向心的状态。推进这些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向前发展、演进,直到缓解、化解,最后解决,又都是以童建菊的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支撑和牵引动力的。

        人物立住了,戏就立住了,看《儿女情更长》,难忘的是童建菊,她就像《渴望》中的慧芳一样,将永远留在屏幕经典形象中。(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