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走基层·百村百乡行57

    “俺们村的老人感觉最幸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6日 04版)

        经过一路颠簸,记者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东南部的程委镇王庄村,耳闻村里家家孝亲、户户敬老,刚一进村,便有了“感觉”。

        村路两边墙上的红色标语特别醒目:“你对老人好,老人对你亲”;“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孝亲敬老是人高尚品德的体现”……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幸福感,究竟啥叫幸福感,咱老百姓说不好。但在俺们村,老人们感觉最幸福——在家有儿女孝顺,在外处处受尊敬。”王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耿素言对记者说。

        王庄村是个小村,总共212户人家,800余口人,老年人占四分之一,村中爱老助老蔚然成风。

        “党组织追求幸福指数,群众追求幸福感,如何让两者结合起来,村干部千方百计寻找载体。去年,有人提议在村里开展‘孝德模范’评选,大伙儿觉得‘载体’找到了。”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跃坡说。

        连续两年帮助王庄村进行“孝德模范”评选的程委镇宣传委员甄小超说:“参评中,翻阅村民们上报的材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传统美德。”

        村民董彦欣89岁的公公瘫痪了十几年。走进他们家,屋中不见丝毫凌乱,也没有任何异味。看见记者进门,董彦欣86岁的婆婆不停地比划着说话,虽然听不清她的话,但记者看到她一直拉着儿媳的手不愿松开。

        在王庄村,谁家孩子结婚,全村的老人都跟着高兴;谁家“老了人”,全村的人跟着张罗办事。外村人每每看到这个场面都会感叹:“这个村的人真齐心!”

        在村委会大院,记者见到了去年被评为县孝德模范的退休教师耿泽华。76岁的老耿,今年三月份才把照顾了33年的王舒心老人“送走”。王舒心是老耿出了五服的奶奶,无儿无女。“小的时候,奶奶照顾我们,她老了,咱应该尽孝心了。老人走的时候很安详,因为96岁,村里帮着给老人办的喜丧。”耿泽华说。

        54岁的王会蒲在北京工作,每年她都要回村住几个月,照顾家中81岁的老父亲和84岁的老母亲。“我们兄弟不少,但孝敬老人人人有责,家有一老是个宝。”

        “在村里不孝敬老人,没人选你当干部。”年过60,曾当过妇联主任的王杏班告诉记者,“你连自己的老人都不孝顺,哪还能为群众操心劳力,所以就没有当干部的资格。”事实也是如此,王庄村现任的6个村干部,都是村里的孝德模范。

        因为孝德成风,王庄村社会安定,村民生活富足;因为孝德成风,连续十年,王庄村无人上访,无刑事案件;因为孝德成风,村干部的威信水涨船高,村里的公益事一呼百应,连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开展得顺风顺水。(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李东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