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3日 星期五

    干部手记7

    走下去让我们和群众心贴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3日 01版)

        ■ 宁夏灵武市委书记 李建军

        阳春三月,我再次来到我市东塔镇的黎明村,看到去年破损泥泞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十分高兴。村民周永成拉着我的手说:“路宽了,村里娃上学安全喽,雨天也不那么泥泞了。这个事干得好!”

        村支书纪宝金告诉我:为了修通这条村干道,群众自发拆除了大量围墙、门楼、土坯房。过去让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竟这么顺利就解决了。

        黎明村西靠川、东依山,全村3205人,人均耕地只有0.78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了6700元,但比全市平均水平还是低了近900元,处于中下水平。正因为如此,我对这个村也格外关注。

        去年夏天,我们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下基层活动,要求他们在走基层中努力做到“五送两带”:送政策促发展、送温暖聚民心、送规矩铸和谐、送文明树新风、送信息帮民富,把群众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的意见建议带上来,把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带上来。

        东塔镇的黎明村就是我的联系点。我在村里走访时了解到,村集体积累少,基础条件差,村路年久失修,而且被许多农户挤占,原本还算宽敞的路竟变成了羊肠小道,排水沟变成了臭水沟,既妨碍群众出行,也影响村容村貌,村里很多群众都希望改变这种状况。根据群众的意见,我回来后马上与相关同志研究,并协调交通等部门共同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工程。原来曾有同志担心,拓展乡村道路会影响部分群众的利益,会遇到很大阻力。出人意料的是,这项原来预想难度较大的工程,实施起来竟相当顺利,现已基本达到农村社区“六室一场两栏”的建设标准。

        据黎明村统计,在这项工程中,群众自发拆除违规围墙2360米、门楼62个、土坯房32间,挖除树木830棵,出义务工4860人次……这些数字听起来好像都不大,但对一个村来说是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的。

        这件事,让我很受触动,也很有启发。在灵武市工作几年,我走遍了所有乡村。每到一地,我都与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生产生活的情况,倾听他们对乡村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这几年,一些难度较大的事,就因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进起来都很顺利,干群关系变得更融洽了。

        在对各个乡村的走访中,我惊喜地发现,自“五送两带”活动开展以来,干部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更多了,群众参与发展、建设家乡的热情也更高了。群众的很多意愿,最终都变成我们的工作重点。例如,我在下基层中了解到郝家桥镇上滩村有种植温棚韭菜的传统,也有扩大规模的愿望,认为应该给予支持。结果,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这个产业很快就壮大起来了,户均由此增收3500元。现在,“上滩韭菜”已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了。

        我深深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法宝”。作为党的基层干部,一定要树立宗旨意识,抓住群众工作这个“法宝”,联系群众,把民情了解好;宣传群众,把政策解答好;组织群众,把经济发展好;服务群众,把问题解决好;团结群众,把矛盾化解好;融入群众,把形象树立好,为老百姓铺好“幸福路”。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我们确定的“争做宁夏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本报记者庄电一推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