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反响

    他们的选择打动了我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12日   03 版)

        编辑部:

        读了光明日报的报道《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27名大学生重建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纪实》,鹦歌岭师兄师姐的选择深深打动了我。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面对物质和舒适生活的诱惑,坚持一个选择不动摇,需要勇气,也需要信仰。鹦歌岭上的师兄师姐是有信仰的,他们信仰自然、信仰绿色、信仰生命。和很多人的选择不一样,他们没有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选择来到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勘测重建这个自然宝库。他们住在平房里,忍受着蚂蝗的叮咬,在荒岭中工作、生活,并以此为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森林保护事业的奇迹。我仿佛能听到,雄浑连绵群山、苍翠茂密森林中他们发出的铮铮誓言。

        面对实际的困难,师兄师姐们体现出的智慧让我惊讶。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考验人的智慧。当地群众不理解,而守山护林又要大批护林员怎么办?如何既保护好森林,又保证村民的生活?既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又缺少资金怎么办?没有厕所、猪禽散养,山里臭气熏天怎么办?他们怀着一颗为群众办事的热心,群策群力,开动脑筋,豁出去,跟黎苗兄弟喝酒交朋友。他们用自己的工资给群众办事,引进了“稻鸭共育”模式,设计“旱厕”、“松软猪圈”,出色地解决了各种实际问题。

        作为一个新一代的林业人,我更欣赏27位“守山战士”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们远离汽车尾气,远离灯红酒绿,守着对绿色的信仰,踏着坚定的步伐,在深山密林生活、劳作,与青山为友,与绿水为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触碰梦想,这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也是人们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智慧的,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有关信仰,有关择业,坚守在鹦歌岭的27位青年为当代大学生、新一代林业人做出了榜样。这使我想起在宁夏盐池县,有一批行走在荒漠上的青年,也带给了人们同样的感动和思考。从2003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们每年都会花半年的时间住在那里,展开科研项目。监测站所辖区域相对独立,远离村庄,这给监测和科研创造了条件,也给科研人员的生活带来了困难。但九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们依然坚持每年在那里研究、监测,以专业的知识,信仰的力量,坚持着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对绿色梦想的追求。

        无论是鹦歌岭自然保护区,还是盐池县观测研究站,怀揣绿色信仰的年轻人都值得我们欣赏。在一个选择多元的社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新一代的林业人,怎么坚持信仰,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这些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启示。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11-3班 曹长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