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玉树4月11日电(记者刘鹏、郭俊锋、杜羽)“看,这是我家的两个姑娘,现在都在西宁上大学,明年就都毕业了。这是儿子和儿媳妇,去年婚礼上照的。”刚走进杨艳玲家的帐篷不一会儿,她就到电脑前,给记者翻看一个网络相册。看着儿女们一个个俊俏的模样,杨艳玲的脸上透着幸福和满足。
“您这么新潮啊,还在网上聊天?”看到电脑上有一个摄像头,记者好奇地问。
“是啊。两个姑娘每年放寒暑假才回家一次,周末的时候,我们就视频聊天。”儿女陆续上学、工作,丈夫扎西普措从前在邻近的称多县上班,周末才回家,平时就只有杨艳玲一个人在家,她就经常在网上和家人联系。她说,帐篷里的环境,虽然远不如地震前家里住的楼房,但网络一直都很畅通,自己在家也不觉得孤单。
杨艳玲家的帐篷在结古镇新寨村的一处安置点,和哥哥、妹妹两家共用五顶帐篷,其中三顶是卧室,一顶是伙房,还有一顶用来堆放杂物,也是孩子们回家时的临时卧室。杨艳玲说,在玉树,很多灾区群众都像她家一样,亲戚聚居在一起,相互之间能有个照应,“像我们家,他们白天都上班去了,我在家里做饭。到了晚上,六口人一起吃饭,有时候赶上孩子们回来,人就更多了,可热闹了。”
伙房里除了灶具,还有两张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摆着苹果、香蕉,还有藏族传统面食“花花”(一种炸制的面食)。杨艳玲说,丈夫扎西普措不爱吃脆的,她家的“花花”就做得软一些。扎西普措在一旁不住地点头。震后,扎西普措被借调到玉树县团结建设委员会,在琼龙市场工作。两人虽然不再远隔百里,每天却难得在一起说上几句话。扎西普措说:“我现在这工作是“5加2”(5个工作日加两个周末假日)“白加黑”(白天加黑天),没有休息时间,事情不结束就不能下班。灾区重建涉及很多工作,藏民和援建单位的工作人员语言不通,遇到什么问题,都得找人协调。”
正说着,就有援建单位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施工时遇到问题,扎西普措答应他,明天一上班就帮助解决。
杨艳玲告诉记者,等重建工作结束了,扎西普措就要回到称多县工作了,“到那时,女儿们都毕业了,我们的新家也能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