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人物特写

    缅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罗高寿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12日   08 版)
    罗高寿先生     赵和平画

        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前驻华大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中文名罗高寿)不幸于4月7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0岁。4月11日,罗高寿遗体告别仪式在俄中央临床医院的告别大厅隆重举行。数百名俄各界人士及其亲友前来与他作最后的诀别。罗高寿的几位生前好友也特意从中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本报记者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这一活动,代表《光明日报》广大读者向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献上了鲜花。

        为俄中友谊奔走一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本报记者曾多次有幸采访这位著名的俄罗斯外交家和汉学家。他中等身材,谈吐风趣,和蔼可亲,举止、神态间有一种儒雅风范。记者第一次采访罗高寿是在1991年4月,在江泽民总书记访问苏联前夕,时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的罗高寿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俄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期间,他又多次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2008年9月,罗高寿因车祸受伤,行动非常艰难,出行多靠别人的搀扶,但他总是积极参加俄中友协和我驻俄使馆举办的各类活动,为促进和巩固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事业四处奔走。罗高寿在中国先后工作了几十年,见证了中苏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时期。他被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以至许多人只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叫罗高寿,而忘了他的本名。

        罗高寿于1932年3月1日出生在莫斯科,出生不久即随父母在中国居住,长大后继承父亲衣钵,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汉语并从事中国问题研究。1955年,罗高寿毕业于苏联外交部下属的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转年应中国国务院外国专家局邀请来华担任翻译。

        罗高寿1958年进入苏联外交部并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工作。1969年中苏关系最低潮时,罗高寿出任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他1986年出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1992年由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任命为驻华大使,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13年。2005年卸任回国后,罗高寿出任俄联邦委员会议员。

        罗高寿在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影响。他先后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中国领导人当过翻译,见证了中苏、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时期。离任前,罗高寿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都与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紧密相连,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祖孙四代中国情

        在中国人看来,“罗高寿”是一个令人叫绝的好名字。不仅如此,它还凝聚着罗高寿家族四代人对中国人民的浓浓深情。

        上世纪20年代,罗高寿的父亲阿·罗加乔夫作为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来中国实习,毕业后于1928-1934年作为外交官被派驻乌鲁木齐的苏联总领事馆任职。在此期间,罗高寿于1932年出生在莫斯科,刚过满月,就随同母亲来到新疆与父亲团聚。1936-1939年,父亲又被派驻哈尔滨苏联总领馆工作,罗高寿和母亲及妹妹一同来到哈尔滨,在这里度过了童年。1939年,罗高寿的父亲带着夫人和儿女回到莫斯科。他根据“罗加乔夫”的中文译音,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味十足的名字——罗高寿。他后半生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汉学家,并先后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为中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罗高寿的女儿加琳娜学的也是汉语,作为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的记者,她曾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好几年。罗高寿大使的孙子阿列克谢在莫斯科读大学时,其第一外语也选择了汉语。

        罗高寿的中文名字自然也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回忆起自己的父亲,罗高寿用标准的汉语对记者说:“我们家是‘子承父业’!”

        邓小平称他为“老朋友”

        罗高寿大使曾先后3次常驻中国。他感慨地说:“我有幸见证了不同时期的中国!”

        罗高寿第一次常驻中国是在1956年至1957年。当时,罗高寿作为苏联专家,在中国国务院任翻译。作为年轻的中国问题专家,罗高寿“亲眼看到中苏关系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如何结束并开始变冷的”。

        1969年至1972年,罗高寿作为苏联驻华使馆参赞,再次来到中国工作。当时正处在“文革”期间,与苏联有关的一切都被戴上了“苏修”的帽子。罗高寿说:“回想起这段历史,不可能不感到心痛。”

        上世纪80年代,作为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罗高寿见证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他于1992年被任命为俄罗斯驻华大使。这是一段令罗高寿感到自豪不已的经历,“我的外交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亲身参与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起草工作。”

        1969年,罗高寿作为苏联驻华使馆官员,曾在邓小平会见苏联领导人时担任翻译。1989年2月,时任苏联副外长的罗高寿陪同当时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访华,为戈尔巴乔夫的国事访问做前期准备。访问期间,邓小平在上海会见了他们。事隔多年后,邓小平与他握手时笑着对他说:“我记得你,你是老朋友了,50年代末,你曾给我做过翻译。”

        俄中关系发展的见证人

        回首自己的外交生涯,罗高寿曾经自豪地说:“让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不仅是俄中关系迅速发展的见证人,更是这一进程的直接参与者。”

        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这时正是中苏两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年代。罗高寿那时是莫斯科东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汉语讲得好,常常被调去当翻译。他参与接待过许多访苏的中国运动员,如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跳高运动员郑凤荣等。1955年,他在莫斯科还接待了来访的由京剧大师梅兰芳率领的中国京剧团。他作为京剧团的翻译,有幸观看了大师演出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剧目,并为之倾倒,从此京剧成了他的终生爱好。1955年,罗高寿从东方大学毕业后便参加了苏联科学院黑龙江勘察队,担任翻译。这段经历为他参加以后的中俄边境谈判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1956年,根据父亲的建议,他来到中国卫生部工作,为苏联顾问做翻译并协助他们考察华中地区流行性疾病状况,到过长江下游的许多城镇、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为帮助中国人民战胜血吸虫病做了大量工作。1957年,他被调到中国俄文版的《友好报》编辑部,不久,便接受任命到苏联驻华使馆工作,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1958年他获得了“中苏友谊奖章”。  

        多年来的对华工作,使他对中国的情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精辟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稳步地分阶段性的发展,进步得很快,走得也很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前,在俄罗斯,没有一个大的政党和社会团体不赞成同中国发展友好和睦的关系。”1996年8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布命令,授予罗高寿友谊勋章,以表彰他在外交工作中的非凡成就。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对记者说,“罗高寿大使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为发展和推动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中国政府也不会忘记他,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中俄友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相信,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世代相传,如长江和伏尔加河一样奔腾不息,永远向前!”(本报莫斯科4月11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 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