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刘真茂打动北林大师生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1日 13版)
    刘真茂守望着大山 资料照片

        ■关于本期主题

        刘真茂是新时期共产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2月2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整版的超常规形式推出了《新时代的活雷锋——共产党员刘真茂30年守护山林的故事》,并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报道推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之后,本报连续推出了7篇后续报道,刊发了十多幅图片,多角度展示刘真茂的先进事迹和崇高人格。北京林业大学认为,刘真茂的人生选择对林业大学的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刘真茂的事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便策划召开报告会,创造机会,让青年学子和刘真茂面对面交流。此期《论苑》摘登4月1日由光明日报社、湖南省委宣传部、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刘真茂事迹报告会的内容。

        我用一生护青山

        湖南省宜章县长策乡退休干部 刘真茂

        我今年65岁。我义务守护家乡的狮子口大山已经30年了。

        狮子口大山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属三省护林防火第九联防区。我是在山里长大的。1965年,我光荣入伍了,走出大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部队13年,铸造了我的灵魂。

        退伍后,1980年,我调任长策乡武装部长,重回大山。当时农村改革刚刚开始,山林权属不明晰,乱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狮子口大山是山林整治的重点,1983年我主动要求主管林业,带领民兵护林队开进大山,在海拔1600米的山坳上搭建护林哨所,8名队员全都是退伍军人,半年时间就查处80多起乱砍滥伐案件。

        1993年农村山林管理体制发生变化,护林队经费开支不列入乡财政。没有经费来源,我们尝试搞起了“以劳养武”,养了300多只黑山羊,可是一场瘟疫使我们血本无归,护林队员一个个下了山。更叫人揪心的是,原来由省林业部门拨款建起来的湘粤赣三省联防瞭望哨也被人拆毁了,两名观察员也下山了。大家都走了,狮子口大山怎么办?我一横心,绝不能让这片绿地无人看管,我要自己掏钱重建瞭望哨所,就算是一个人,我也要在狮子口大山坚守下去!

        人家都往城镇走,而我偏偏往山上跑,这让很多人不理解。最想不通的是我妻子,妻子是农村妇女,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见我执意要上山,妻子很生气地问我,“你走了,这个家怎么办?”我们吵架了,可是为了护卫狮子口大山,别无选择,我只暂顾得一头,只有牺牲自我,亏欠家庭。

        自1999年后,我就完全住到山里来了。为了引水到防火哨,我不小心从山坡上摔下来,在床上整整躺了7天动弹不得。有一次去郴州开联防会回山时,走到半路先下雨后下雪,穿着湿透了的衣服,手脚冻得硬邦邦的,大树横在路边,我只能是将身子躺在大树杆上向前翻过去……平常5个钟头的路程,花了整整11个钟头,我才摸回到哨所。

        狮子口大山有着种类和数量都十分可观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一些不法分子对它们虎视眈眈。一次一伙人带着枪、猎狗来到山上偷猎水鹿,我巧妙周旋,吆喝我的狗四处窜、满山叫,给水鹿报警,这伙人无所获,非常气恼,他们打死、打伤、偷走我的羊10多只,打死我的马二匹,跟着我巡山的狗也被人放铁夹子夹断了一条腿,县林业局给我安装的风力发电机也被人砸坏。为了看山护林,我全天候守在山上,就连购置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手机充电等,我都是在黑夜悄悄下山,不给别人看见,天亮前赶回哨所。

        自从重建防火哨以来,连续19年我不敢回家过一个春节。儿子结婚,我无法抽身回家给他们祝福;岳父去世,我好不容易想方设法请朋友代了二天班,匆匆料理了一下丧事又回到了山上。尽管如此,一想到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免遭杀戮,山林得到保护,我打心里高兴!

        狮子口大山三县市区群众都习惯春耕后把牛放到大山放养。2008年,一场百年难遇的冰灾突然袭来,1000多头牛被封堵在山上,村民们上不了山好着急。其实狮子口大山海拔1600米以上反倒很少冰雪,我便把他们的牛赶到向阳没雪的高处去,每天拌盐水给它们喝,增强牛的体能。40多天后天放晴,大家上山来,发现一头牛也没有损失,好多村民们都流泪了。我用善心和诚心,感动感召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形成了群防群护、护林防火的强大合力。我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当地群众的几百个电话号码,我跟他们24小时保持联系。这样一有火警就抢先一步,把火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去年3月狮子口主峰发生一起意外山火,村民边向我报告,边组织扑火,我还没赶到山火就被扑灭了。30年来狮子口大山没有发生一起大一点的火灾,生态逐渐恢复。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大山的儿子,选择了护林就选择了寂寞和舍弃。虽苦犹甜永不悔!我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要在狮子口大山,坚守下去,守护这片绿色家园,直到不能动弹的那一天!      

        三句话形容刘真茂

        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 唐湘岳

        我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共产党员刘真茂30年守护山林的故事》一文的作者。我用三句话来形容刘真茂:第一句话,让我惊讶的刘真茂;第二句话,让我不解的刘真茂;第三句话,让我担心的刘真茂。

        让我惊讶的刘真茂——

        得到刘真茂的线索是2010年7月。那时,我正在湖南省宜章县采访,听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薛斌说,长策乡有个老人叫刘真茂,一个人住在狮子口大山好多年了,那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原始次生林,不通路,不通电,生活在那里堪比原始人。

        他为什么不下山?是守护森林,还是逃避社会呢?是一个先进典型,还是一个孤僻怪人呢?

        我决定上山一探。翻过四座大山,趟过三条小溪,一幢由石块垒成的房屋终于出现了。这就是狮子口护林瞭望哨。屋里走出一位身穿绿军装的人——刘真茂。

        夜色降临,星星布满天空,可屋子里黑漆漆的。刘真茂头戴矿灯帽为我们做饭。屋前有一亩多菜地,是刘真茂亲手开垦的,加上老刘自己养鸡养羊,只要有客人上来,他就要免费招待。

        “别人在这里吃,在这里住,要交多少钱一天?”

        刘真茂望着我显得不解:“在我这里交什么钱啊?来的都是客人,都是亲人,哪有交钱的道理啊?不收钱,不收钱的。”

        刘真茂的免费让我惊讶!

        在山上,我们与刘真茂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在我们生活的那些天,感受到诸多不便,没有电,没有灯,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没有QQ,没有邮件,没有报纸。他不熟悉股票,不熟悉电脑。问他,知道周杰伦吗?摇头,知道姚明吗?还是摇头。

        望着只靠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了解世界的刘真茂,我在想,现在是信息社会,全世界的距离都很近。刘真茂却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他怎么能够坚持这么久呢!

        刘真茂的坚持让我惊讶!

        刘真茂一年365天,总是穿着从部队带回来的旧军装。

        他的被子,折得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在他的客房,免费给客人住的被子,也被他折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

        八一建军节,他升起一面红旗,行注目礼。陪伴他的,除了我们,还有满山的树木,天上的白云。

        离开部队30多年了,他还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军人的作风。

        他的执着让我惊讶!

        让我不解的刘真茂——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他免费招待的客人里,除了上山放牛的农民,探险的旅游者,还有一些是“坏人”——他们成群结队,拿着猎枪,带着凶狠的猎狗,他们的目标是山上的珍稀动物。可刘真茂对他们同样是笑脸相迎,招待他们吃喝拉撒。

        刘真茂说,好人与坏人,有时候就不像黑是黑、白是白那样有明显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坏人也能够变成好人。我讲一个刘真茂点石成金的故事吧。长策乡有个李盛田,犯盗窃罪,坐了5年牢。出狱以后,入股开煤矿,赚了钱,但还是觉得日子过得没意思。2005年,他上狮子口大山,遇到了刘真茂。刘真茂留他吃,留他住。李盛田开始觉得有趣,后来对刘真茂的生活感兴趣了,跟着他去种菜,去养牛、巡山。刘真茂告诉他,为什么好多地方水土流失,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原因就是树木没有保护好,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要多栽树,造福子孙后代。李盛田的心像是被山里的清泉洗过一遍,干净了,亮堂了,他找到了人生的榜样,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下山以后,他就退掉煤矿的股份,承包了1900亩荒山,把赚的钱全部投进去植树造林。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林业大户,受到乡政府表彰。

        让我担心的刘真茂——

        从认识刘真茂起,到现在已经20个月了。我就一直为刘真茂担心。担心什么呢?

        我的担心,是来自人的威胁。他的马被人枪杀,他的牛、羊被人偷走,他的鸡被人毒死。政府支援他的太阳能发电机,刚安好就被人砸坏。在山上,刘真茂曾经找出从马身上取下的弹头给我们看。

        我问他怕不怕?他说:“是有些怕,但我不能怕!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里是我的阵地,我必须严防死守。万一我死了,就埋在山上。”

        现在让人欣慰的是,他的安全已经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乡政府给他配备了几个护林队员,协助他守护大山。刘真茂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去年,刘真茂被授予“郴州市道德模范”和“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为党代表到省会长沙出席中共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还成为湖南省“杨善洲式好干部好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人之一。

        大山情 大山魂

        湖南省宜章县县委副书记 伍志平

        刘真茂生活在宜章狮子口大山之中。狮子口大山因峰顶似雄狮张口而得名,位于湘粤赣三省边界,横跨宜章、资兴、苏仙三个县市区,有35万亩原始森林,7万亩高山草场。大山给了刘真茂高大挺拔的身板,也铸就了他耿直淳朴的性格。

        1965年,18岁的刘真茂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光荣入伍,可谁也没有想到,穿上军装,他就再也不肯脱下,一直穿到今天,穿到这里。而军服的绿色,令他一生魂牵梦绕。

        1978年,刘真茂退伍了,他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大山里。1983年,他主动向上级要求组建民兵护林队,承担起守卫家乡狮子口大山的责任,这一守就是30年。

        我同很多接触过刘真茂的人聊过,有他的亲人朋友,有附近的百姓村民,有曾经的护林队员,有乡村两级干部,有记者,有游客,有学生,只要提起刘真茂,他们没有一个不由衷地表示敬佩认可的。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军人,始终坚守在属于他的岗位上;有人说,他是不会退休的干部,从没有放弃过党和人民的事业;有人说,别人是用工作养活自己,而他却是用自己来养活工作。有一次,我跟刘真茂同志聊天,我将话题引了过来,问他,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会这样做?他沉默了很久,憋出一句话,只要是看准的事,就要做下去。我又问他,你觉得还要做多久?他愣了愣,回答我,反正我死了就埋在山上,永不下山。

        从他无数次站在山麓之巅瞭望大山的眼神中,从他数不清的踩在大山深处的足印中,从他回荡在山风飘渺的吆喝声中,我们能感觉到,在他淳朴憨厚、寡言少语的外表下,饱含的是一颗滚烫热烈的心,他一直用默默的坚守在践行这一份对大山的承诺与感情。

        刘真茂是一个不畏艰辛、坚韧顽强的人。起初他拉起民兵护林队,上山护林,山间荆棘密布,寸步难行,他就带领队伍披荆斩棘,脚踩马行,硬生生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走出一条15华里长的山路;山路坎坷,建筑材料很难运上去,他就肩挑马驼,就地取材在山上修起了简陋的护林站;护林站起初就是两间茅棚,盛夏不耐酷暑,阴雨不免潮湿,隆冬不挡风寒,他又千方百计地五迁其址,最后拿出全家10年积蓄,修建了水泥砖房;队伍没有经济来源,护林守林的生活物资奇缺,刘老又带领大伙在草山上发展养殖,畜养山羊、肉牛,开荒辟地,种植土豆、魔芋。事业一派兴旺,护林队员们都称刘真茂为“师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初具规模的畜群死亡殆尽,几年辛苦努力,血汗投入的养殖场就这样毁于一旦。刘真茂的护林队彻底丧失了经济来源,护林队员们为生活所迫陆续走下大山。

        刘真茂留了下来。他看护的大山横跨3个县市区,有35万亩原始森林和7万亩高山草场,280平方公里的山林都是他在守护。他天晴必然会巡山,巡山每天要走近10个小时,在荆棘茅草中走上30多公里,有人估算30年来他在大山里走了20万公里的路程。从他身上容易找到愚公移山的精神与精卫填海的毅力。30年的山间岁月勾勒了他沧桑的脸庞,但是他的步伐依旧矫健,他的身板仍然笔挺,他的眼神依然深邃而坚定。

        这就是刘真茂,常年一件绿色军服,一双解放鞋,一把柴刀,一个水壶,一副望远镜,他从平凡中走来,走在人群中,他就是一个有点土气的农民,走在大山里,他却是英姿飒爽的将军。这就是刘真茂,我们从他身上深切感受到简单质朴生活的本真与传统朴素观念的回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