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讨论伊朗核问题的“6+1”会议将举行,尽管伊朗对会议在哪里举行还没有最后表态,但是伊朗已明确表示不同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随着会期进入倒计时,各方幕后较量也更趋紧锣密鼓。以色列方面近日放风,以安全内阁讨论了军事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最坏结果”。与会专家认为,假如军事打击导致伊朗联合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一起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导弹,战争持续3周并在多条战线展开的话,在2012年以色列导弹防御系统“铁罩”不能完全投入使用的情况下,以色列的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00人。此间分析家认为,这是以色列试图对会议施压,要求伊朗和美国不要坐失“最后一次”机会。
“6+1”会议由美俄中英法德和伊朗组成,主要目标是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以色列虽不是会议成员,但其阻止伊朗“拥核”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以色列指出,伊朗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要从地图上抹掉以色列。伊朗一旦“拥核”,就会在中东、波斯湾地区寻求霸权,致使土耳其、沙特等有“大国梦”的国家竞相发展核武器。同时,激进的穆斯林武装也可能获得核材料,进而威胁以色列的生存。国际社会虽想阻止伊朗“拥核”,但效果令人怀疑。伊朗公开宣布,已生产出铀浓缩设备,可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军事专家估计,从生产20%的浓缩铀到生产武器用浓缩铀一般需一年左右。伊朗还宣布,要将铀浓缩设备从浅层地下核基地转移到新建的深层地下核基地,以防止外来军事打击。这一切使以色列感到了伊核问题的紧迫性,认为伊朗距核武器仅“一步之遥”,再不阻止,就会后悔莫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领导人不断放风,表示要军事摧毁伊朗核设施。为了以色列的生存,即使付出代价也值。
以色列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首先将打乱其重要盟友美国的战略部署。美国正在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美国担心一旦以色列对伊朗动手,可能引发产油区一场很难估量的大面积战争,导致油价飞涨,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美国将被迫再陷中东,影响其“东移战略”。此外,美国民众厌战、反战情绪相当普遍。新开战事,对面临大选的奥巴马总统显然不是好事。正因此,奥巴马亲自出面做以色列领导人的工作,表示虽不排除各种可能,但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希望尚存。美军方要员也纷纷表示,空袭伊朗核设施是“不明智”的。奔袭伊朗核设施与以色列1981年空袭伊拉克、2007年轰炸叙利亚不同,空袭行动至少需要100架战机,要飞越1600公里敌人的领空、空中加油、突破伊朗的防空网,对伊朗的数个核设施进行打击等等,单凭以色列的力量,“胜算把握不大”。对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在事关以色列生存的问题上,以色列不会看别人脸色决策。
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和西方的经济制裁,伊朗的态度是“两手”准备:一方面,表示不会发展核武器,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澄清此事,但伊朗不能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使沙贝尼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在伊朗核设施安装了数百个摄像头,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核活动是了解的;另一方面,伊朗近期进行了一系列防空和军事演习,展示其保卫核设施安全的决心。伊朗还威胁说,一旦其遭到攻击,将封锁世界最重要的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世界原油产量的约三分之一需经这条通道。
对伊核问题有重大影响的俄罗斯则表示,俄不支持伊朗获得核武器,但坚决反对“动武”。俄认为,要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只能通过谈判达成一揽子协议来实现。协议应包括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但西方应承认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力,解除对伊朗的各种制裁,同意伊朗加入WTO,让伊朗作为“正常”国家回归国际社会。
此间学者指出,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曾占领过德黑兰,俄对伊朗有一种特殊情感。近年,伊朗不仅是俄重要军火和核电站的出口市场,还成为俄影响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基地。伊朗帮助俄以观察员身份进入伊斯兰大会,在车臣战争等问题上也支持俄。
有学者指出,围绕“伊核”问题,以色列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美国的政策目标是利用“伊核”推动伊朗的政权更迭;伊朗想借助核技术扩大地区影响,彰显其地区大国的地位;俄罗斯要确保伊朗继续发挥其地缘战略中的“基地作用”,强化其“伊核”问题“调解人”的形象,以捞取更大实惠。
总之,要在上述不同利益间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和利益契合点决非易事。以色列发出的“时不我待”能否成为各方作出让步的“助推器”,人们将等待几天后的“6+1”会议揭晓。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本报维也纳4月6日电)
图为2010年12月,在日内瓦举 行的伊朗核问题会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