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医界奇葩 高洁美丽

    ——众人眼中的陈菊梅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3日   04 版)

        阳春三月,解放军第302医院,“菊梅”花开。

        在众人眼中,87岁的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是医界一朵奇葩,高洁美丽,久开不败。

        “半个书记”

        解放军第302医院党委成员,人人称道陈菊梅,说她堪称院党委的“半个书记”。

        上世纪80年代,医院老一代专家对一味古方进行扬弃与改良,制成“复方鳖甲软肝片”,被批准为“军内交流制剂”,临床试用,总有效率高达81.67%。正当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率课题组申报国家级新药时,发现新药产权被一家地方小厂买走,申报被迫停滞。在陈菊梅反复建议下,院党委购回该药产权。“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成功研制,开创该院历史上3个“第一”:第一个国家级新药,全国第一个抗肝纤维化中药,第一次推翻人们认为慢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不可阻断、不可逆转的理论。

        院党委举一反三,及时开发凝聚着陈菊梅一生心血的第二味国家级新药——“六味五灵片”,该药推翻中药不能降酶的结论。打那以后,该院的各种自制制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到目前已经达到42种之多。

        “非典”过后,大家情绪逐渐放松,陈菊梅心情却越来越沉重。在医院总结会上,她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非典’过去了,明天会不会再来?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席话,引发院党委“一班人”深思,形成一篇“关于优化突发疫情防治力量战斗编成”的建议报告,提交军委和总部。之后,该院组建全军唯一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建成全军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收治病人最多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在汶川、海地、玉树抗震救灾、防控“甲流”等多样化军事卫勤保障任务中,经受住严峻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一面旗帜”

        在军内外同行眼中,陈菊梅“是中国当代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一面旗帜”。

        2006年4月,英美几位著名传染病和肝病专家到北京探讨合作开展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这一前沿性课题。陈菊梅精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独到的科研思路,使国际同行为之倾倒。一位美国著名传染病专家惊叹:“陈教授都80多岁了,依然思维敏捷,真是神奇!”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组长、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与陈菊梅合作20多年,他清楚地记得陈菊梅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他说,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国内的传染病专家,如今在临床、科研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想要咨询的第一位专家,就是陈菊梅教授。2007年4月,在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上,与会1500多名专家一致推荐,授予陈菊梅教授“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特别贡献奖”,以表彰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重肝临床第一线作出的突出贡献。

        “救命菩萨”

        在患者眼中,陈菊梅是渡人于苦海的“救命菩萨”。

        一位肝硬化腹水病人,同时被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三重感染”,并且还是慢性重型肝炎晚期,连他自己都放弃了。但陈菊梅始终不放弃,她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方法,破例给予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中药。决战217天,这位病人竟然起死回生。

        “医生啊,我这是咋回事啊,不弄清楚我死不瞑目。”一位病人哭诉。疾病折腾了他大半辈子,竟不知道啥病因。陈菊梅深挖细抠,终于刨到了“根”——20多年前,这名患者曾种过水稻,水中丝虫寄生于体内18年,虫死后尸体堵塞内脏淋巴管,让他患上相当罕见的丝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腹水。在陈菊梅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康复,逢人便说“我碰见活菩萨了”!

        说起陈菊梅,河北冀州农民王永山别有一番感慨——

        “我2008年查出肝上有个阴影,在好多大医院检查,不到一年就花了10多万元,越查越害怕。来北京找陈教授看病之前,我把后事都准备好了。陈教授仔仔细细看我的化验单和片子,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说,你不是癌症,是血管瘤,先天性的,胎里带的。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说您快给开点药吧。她说不用吃药。我说哪有看病不给开药的?她说,需要吃药我会给你开,你要相信我!在陈教授面前一坐,我就感到病好了一半!”

        “亦师亦友”

        在学生眼中,陈菊梅是个谦虚认真的“亦师亦友”。

        王海滨医生刚到302医院工作时,一次碰到陈菊梅教授。陈菊梅说:“有个问题请教你。我有一个乙肝病人,肝脏功能各项指标都正常了,为什么纤维化四项的三型胶原和四型胶原却明显升高呢?”陈菊梅态度像个学生。

        “是在考我吗?”王海滨思忖道。他回答:“陈教授,我谈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请您参考。肝脏炎症早期出现肝脏功能损伤,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但当炎症静止,受损组织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填充而逐渐得到修复,肝功能指标也很快转为正常,就会出现您遇到的现象。”陈菊梅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你看我从事临床这么多年,反而没想到这个问题!我明白了,谢谢你!”

        看着陈菊梅真诚的眼神,王海滨明白不是在考他。惊叹之余,王海滨不知该说什么好。

        陈菊梅是302医院首批传染病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每培养一位硕士研究生,她都从严要求,一丝不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曾是陈菊梅带的研究生。他说:“为了尽快提高我的英语读写能力,陈教授首先压给我一项“硬任务”——每周必须按时翻译出一篇英语论文,不许打折扣。半年后,我的英语顺利过关。”成军没有辜负陈菊梅教授的培养。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蛋白编码基因”,为探索传染病新疫苗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报通讯员 杨清仁 黄显斌 洪建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