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2年4月2日,中国博鳌)
尊敬的各位贵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见面。我们开会的地方——博鳌,十多年前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渔村,现在已成为可以共商亚洲发展之计的大平台。博鳌是在中国和亚洲开放发展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它的开放与变化表明了中国与亚洲、亚洲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可以说,身在博鳌能够“博览天下”、“博采众长”,博鳌论坛是一个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开放包容的大平台。论坛本次年会以变革的世界为背景,谋求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世界在关注亚洲,亚洲也在关注世界。当今时代,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调整和变化。我们看到,虽然全球经济显露恢复的迹象,一些国家出现好的增长兆头,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同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一轮科技变革与产业创新正在孕育,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曲折中推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调整,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博鳌论坛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十多年来,亚洲国家在应对风险中提高了自身免疫力,在调整变革中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亚洲经济率先复苏,呈现出比较好的基本面。目前,亚洲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30%以上,亚洲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超过30%。亚洲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的地区,后发优势和发展潜能进一步展现。
当然,亚洲许多国家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区域内各国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地区安全稳定存在挑战,发展的道路并非平坦,成长中的烦恼也不少。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面临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亚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但机遇多于挑战,困难可以克服。回顾历史,亚洲孕育了多个文明,创造过辉煌。近代以来,亚洲历经磨难和考验,在奋斗中不断发展。现在,亚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亚洲人民正在携手创造新的崛起,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迈向现代化。在世界调整与变革的大势下,我们愿与亚洲各国一道,凝聚共识,携手努力,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共同推动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立足内生增长。这是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也是亚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亚洲人口约占全球的45%,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国内和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亚洲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人口,有最大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队伍,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同时,着力开拓内需市场;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增加要素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消费的作用,发挥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潜能,亚洲经济是能够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
二是秉承开放包容。这是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开放中实现的,今后亚洲进一步发展仍需坚持开放,包括向世界开放和各国相互开放。实行开放的地区政策,在开放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对亚洲持久发展意义重大。各国应增进相互信任,加强学习借鉴,倡导包容性增长,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金融体系调整改革。同时,我们欢迎地区外国家参与亚洲发展进程并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有利于促进亚洲繁荣,有利于促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深化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参加本次年会的嘉宾有1/3来自欧美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更加开放。
三是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亚洲国家之间各种务实合作不断加深,东南亚、中亚、东北亚、南亚等区域合作成果丰硕。目前,亚洲区域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已超过50%,彼此在合作中获得了发展的红利。新的形势下,需要各国继续加强磋商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提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网络化水平,深化区域及次区域合作,促进亚洲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开放合作于人有利,于己有利,是互利共赢之路。
四是促进团结和谐。这是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亚洲各国体制和模式多样,民族和文化多元,团结互助格外重要。建设一个和平、团结、和谐的亚洲,需要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风险挑战,共同克服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阶段性难题;需要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促进各国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五是坚持和平发展。这是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亚洲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国际体系中,各国和亚洲的繁荣发展,应当也只能通过和平与合作来实现。从战略高度考虑彼此关系,求同存异,寻求利益最大交汇点,是各方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无论是以往的遗留问题,还是现实的分歧和争端,只要有关各方从维护相互友好关系和发展大局出发,尊重历史,遵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能够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解决的。这是亚洲之福、世界之幸。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亚洲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经济与亚洲经济密不可分。中国坚持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也将为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民生不断改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也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需要逐步解决。当前,我们将按照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立足当前,稳增长、控物价、促和谐;又着眼长远,在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中国人口多,地域辽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阶段。去年城镇人口比率刚刚超过50%,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能够释放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同时,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提升其比重,可以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总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行“三化”并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的战略举措,可以助推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是根本。我们加快转型、调整结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增加收入、刺激消费、开拓市场,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良性互动。中国正在进行的就业扶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民医保等医改重点工作的推进、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等都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实施这些工程,致力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同时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都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大措施。我们将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构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使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成果、切实受益。
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是动力。30多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靠的是改革开放。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破除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是要靠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时期。我们将深化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企业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注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中国扩大内需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坚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有重点地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致力于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可预期的市场和法治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各类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把扩大对亚洲开放作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目前,中国是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是许多亚洲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亚洲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与亚洲国家各领域交往十分频繁。我们愿与各有关国家一道,继续推进中国—东盟、上合组织、中日韩、东盟和中日韩、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推进双边与多边自贸区建设,拓展在新兴产业、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扩大人文合作尤其是青年交流和民间往来,推进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增进各国人民友谊。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营造一个和平和谐的国际和周边环境,绝不谋求霸权。中国的和平发展基于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基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中国坚持实行睦邻友好政策,永做亚洲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的繁荣发展与和谐进步。
我们相信,广袤的亚洲大地一定能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面对变革的世界,亚洲人民完全有能力把握机遇、携手前行,实现亚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美好未来!
最后,祝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谢谢大家!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