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2日 星期一

    西藏未来更美好

    从更多民族性到更多社会性

    作者:耿 静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02日 07版)

        我国的城市大多是多民族居住的城市,城市中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表现出民族性和社会性的结合。在影响藏族与其他民族间民族关系的诸多因素中,藏族居民在城市中的居住特点及其居住格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城市的高流动性,藏族居民的居住格局正从相对聚居变为散居。这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因为都江堰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二是由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导致都江堰藏族居民居住格局改变。

        “5·12”地震前都江堰市藏族居住格局具有相对封闭性。地震前,对藏族居民而言,民族的群体归属感和单位的群体归属感要高于对都江堰市市民的群体归属感。都江堰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与人们交往不多有很大关系。

        “5·12”地震后藏族居民居住格局发生变化。震后由于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藏族居民生活的社区管理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变为了多层管理,不仅使居民大量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社区内居民之间进一步有了交流。同时,由于人们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增加,也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都江堰市的藏族居民,由退休人员安置、子女随调、孙辈就学、亲戚和老乡打工、创业的方式,层层叠进,形成了现有的人口规模。在“5·12”地震前,由于干休所相对集中的单位管理模式,人们对干休所高度依赖,生活圈和社交圈都比较封闭,对都江堰市市民的身份认同较低。“5·12”地震后,由于居住格局变化,藏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居住、交往频繁,因而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前后对照,地震前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主要来自于民族间的相对隔离,而地震后民族关系的和谐,则来自于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民族交往。综上所述,就藏族居民而言,都江堰市的民族关系,在“5·12”地震前具有更多民族性的特征,而“5·12”地震后具有更多社会性特征。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