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应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理论工作,做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
1.理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思想保证。理论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党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工作,说到底,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具体来说,党的理论工作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加强理论指导、理论研究、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这是一项关乎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人民伟大革命斗争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党领导13亿人口从事发展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就。解决好理论武装,必须加强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坚持正确的学风,解决好对待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根本态度问题。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靠马克思主义建党、立党、兴党,这就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什么态度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问题,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对待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根本态度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风问题的根本点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阐释、宣传党的理论,全在应用。党的理论工作,首先是为了以党的理论为指导,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通常讲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理论工作者必须针对新的实际,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解释、说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和途径。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理论的真正创造者和践行者。这就决定了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群众,到火热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才能搞好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
3.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努力做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中央对我院“三个定位”要求的第一位任务就是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这是最高的党性要求。我院担负研究、宣传、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任,一定要改革创新,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载体,抓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鲜明的特色,是我院最根本的办院方针。我们坚持以所局级领导干部和青年研究人员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研究所党委中心组学习,继续举办所局主要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班、青年骨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班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的水平和能力。
二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学术导向。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牢记“守土”职责,坚决反对思想理论领域一切杂音、噪音,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不断增强全院同志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和理论宣传。认真完成我院承担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各项任务。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二、三级理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研究室和研究中心建设。组织撰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报告。出版马克思主义专题摘编、文丛和文集。完成中央交办的理论宣传文章撰写任务。
四是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门人才。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理论宣传为依托,推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造就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青年理论骨干、宣传人才和外向型理论人才。
五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转变学风、作风和文风。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分析回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动理论工作者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走、转、改”,加强国情调研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倡讲短话、写短文,探索建立纠正不良文风的有效体制机制。
六是努力实现理论通俗化、普及化和大众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组织力量分门别类地编写理论通俗读本、普及读本、大众读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乐于接受的形式宣传传播。动员研究人员善于运用理论说明实际问题,善于用群众能够听得进、想得懂、真相信的大众话语体系阐释、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