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30日 星期五

    最冷的那个冬天,信仰没有结冰

    长篇小说《长津湖》揭秘抗美援朝中被遗忘的血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30日 07版)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有一场战役仿佛被人们遗忘。那是一场持续了17天的殊死搏斗,其惨烈程度堪比人类战争史上任何一场战役。

        这是中美在朝鲜战场上改变历史格局的一次对决,它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长津湖战役。战役发生在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长津湖。由于战役过程的特殊性,多年以来,这场战役一直被视作军史上的一个谜团。

        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将军在多年之后仍难以忘怀:“尽管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60年了,但至今都让我刻骨铭心。”

        2012年,一本讲述长津湖战役的文学作品——《长津湖》的问世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记者走进当年亲历这场战役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通过与指战员和作者的交流,探寻这场被遗忘的战役,感悟中国军人的精神信仰之源。

        尘封的历史:被遗忘的长津湖战役

        1950年冬天,朝鲜战场,死鹰岭高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125名穿着夏季军装的志愿军战士,在打退美军七次进攻后,彻夜守候,等待下一次战斗,但黎明到来的时候,他们被发现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枪口冲着敌人来的方向,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这是某集团军战士演出队的节目《冰雪雄魂》中的壮烈故事。这不仅仅是一段艺术表演,而是一段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这是长津湖战役中的一次战斗死鹰岭阻击战的真实再现。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开国第一战》一书记载,长津湖战役十分惨烈。据统计,美军侥幸逃脱包围后,战斗减员4418人,冻伤减员7313人,减员总数为11731人。志愿军战斗伤亡19202人,冻饿减员28954人,其中冻亡4000余人;减员总数4万多人。

        提起朝鲜战争,人们能想起的是“上甘岭战役”而不是“长津湖战役”。在美国的战争史中,长津湖战役也鲜少被提及,是什么让这场惨烈的战役被遗忘了?

        《长津湖》的作者王筠分析,从战争代价上看,中美两军在这一战役中都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是两国军人一直都无法面对不愿提及的惨烈伤痛。从战争较量上看,这场战役比的不单单是武器装备和战术战略,比的更是意志和精神。从战争结果上看,这场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变的重要拐点,美国人试图在1950年发起“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计划彻底破灭。可能是因为“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有史以来最长距离的一次败退,也让中国人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因此这段历史一直被尘封在历史深处。

        2012年,中美两国同时聚焦这段历史

        王筠说起了他小时候的一个邻居。那是个看起来五大三粗,拄着拐杖,只有一条腿的瘸子。瘸子很乐观,也很勤奋,脸上总挂着平和的笑容。大家都说他是个志愿军,在朝鲜打过仗,一条腿被美国鬼子飞机炸掉了。瘸子听了这个话会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很严肃地纠正:“不是炸掉的,是冻掉的。”

        这些话没有人相信,瘸子就很伤心,他说他算是万幸了,只冻掉了一条腿,他的很多战友们都在朝鲜的雪被子下面长眠了,再也找不到尸体,漫山遍野的大雪把他们覆盖得严严实实。

        王筠说:“我小时候,报纸电台整天宣传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事迹,志愿军战士的腿不是敌人炸掉的,而是自己冻掉的,这怎么可能?大人们也不相信瘸子的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历史越来越呈现真实面貌时,这场战争会不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派出志愿军?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大的伤亡和惨重的代价?

        这些问题被王筠沉甸甸地放在心里。2012年,王筠集20年研究朝鲜战争的积累和对长津湖战役幸存将士的采访,耗时3年写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长津湖》,全景再现了朝鲜战场上那场最残酷的战役,也让他了解了,瘸子说的都是真的。

        “毋庸置疑,抗美援朝战争为我们赢得了60年的和平与发展,否则历史将会被改写。一位日本的历史学家曾断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振臂一呼: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站立起来了吗?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叫做中国人真正的站立。”王筠说。

        巧合的是,美国也投资过亿元,拍摄了以长津湖战役为题材的3D战争大片《17 Days of Winter》(译作《严寒十七日》),预计在今年上映。该片导演布里维格曾表示:“有必要回顾这场被遗忘的战争,我们已经准备好强有力的故事,讲述在这个非人类环境中释放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当然,这是一部表现美国军人价值观的电影。

        从并不遥远的历史中寻找精神信仰

        这场惨烈的战役带来的信息很多,但最为人所称颂的是中国军魂。

        总政文艺局原局长、评论家汪守德在读完《长津湖》后感慨非常:“在长津湖这个冰天雪地的酷寒地带,以志愿军某部为代表的将士,穿着单衣薄衫,吃着炒面雪团,使用着简陋武装,冒着美陆战一师的强大炮火和密集弹雨,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钢铁意志,硬是杀出了中国军人令敌丧胆的威风。在天寒地冻的1081高地,某连官兵宁愿冻饿至死也绝不放弃阵地,依旧匍匐在地保持伏击与冲锋姿态,这正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堪欺凌,拼死血战的真实写照。”

        已届90高龄的老首长项远政委如今生活在杭州城内的西子湖畔,他是长津湖战役幸存者中的一员。在60年前的长津湖大战中,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战斗员和指挥员。他说:“我们民族那些优秀的精神文化如果缺少了传承,那将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长津湖的故事应当讲给人们听,这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

        当年参战部队的一位士官师伟说,读完《长津湖》一书后,更加了解了那场艰苦战役。正是先烈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我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践行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中南传媒副总经理、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认为,《长津湖》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史诗,它用一个故事传递了一种伟大的精神,相信它不只受到部队官兵的欢迎,也会在全国读者中广泛传播。

        在与长津湖战役老战士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王筠听着他们的诉说,遥望着60年前的情景,联想到了今天的部队,“今天我们部队的装备和待遇与那个时候比已有天壤之别,这是伟大的祖国带给我们的财富,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先烈的那种精神,坚定我们保家卫国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意志力,才能焕发出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本报记者 李 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