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危机中,德国经济有着良好的表现。重读德国学者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德国经济,理解德国经济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他的经济思想对后来德国经济学以及德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甚大。在其具有深远意义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李斯特对当时各国的历史进行了比较,评述了不同的经济学说,系统阐述了其国家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和保护贸易的政策主张。时至今日,《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依然是一部让人感动的、闪耀着光芒的学术专著。
“国家”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里,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个人之间自由交换的原则,也适合国家之间的交换,国家不分贫富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斯密的这种思想是与当时英国经济相对领先的地位分不开的。李斯特不同意斯密的观点,认为斯密的学说错在只有世界(世界主义)和个人(个人主义),没有国家。李斯特强调,他的学说的主要特征是国家,“个人主要依靠国家,并在国家范围内获得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同样地,人类文明只有依靠各个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才能设想,才有可能”。个人如果没有国家的团结和权力等方面的支持,就绝不会有任何重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国家才了解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环境,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创造出好的发展环境,并使自己的人民有所依托,拥有文化和利益的维系。
与新制度经济学相似的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把基督教、奴隶与封建领地的取消、制度的发明、自由保有不动产原则的实行、司法公开、陪审制度、国会立法、公共监督行政、言论自由等都叫做生产力,并认为“个人的生产力大部分是从他所处的制度和环境中得来的”。
李斯特所讲的生产力,或者国民的生产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在内的、与生产关系形成对应,并决定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他所讲的生产力,要么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要么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李斯特所讲的生产力,酷似新制度经济学所讲的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既有正式的制度安排,也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即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力量,相当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软实力。
李斯特特别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生产力的影响,他认为,个体的生产力受制于制度和环境,制度、氛围、环境可以激发或压抑个人的激情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李斯特强调,发展首先是制度的发展,欠发展同样是制度的欠发展。
财富的生产能力最为重要
李斯特强调,创造财富的生产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一个国家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不能仅着重于眼前的财富,而应高瞻远瞩,着重于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
他以两个地主的不同选择为例,来说明着重于眼前的财富和着重于长远的生产力培育的截然不同的后果。这两个地主都是一家之主,每年都可以积蓄一万元,各有五个儿子。前一个将他的积蓄存储生息,叫他的儿子从事普通工作。后一个则将积蓄用来培养儿子,把其中两个培养成有技术、有知识的人,让其余三个儿子依兴趣学习一种技能。前者把地产分成了五份分给五个儿子,且生产方法依旧,五份的总产量比之前毫无增益。后者则“财富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未来发展十分强劲。李斯特的结论是:“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培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
重读《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似乎李斯特说的就是当下的事,他提醒我们不能短视,不能只顾眼前的GDP,应当着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质量的发展比粗制滥造的GDP更重要。
对外保护贸易 对内建立统一市场
李斯特向人们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保护的尴尬境地。当时英国经济最发达,因而自由贸易最适合英国,英国人会把他的剩余资本用在其认为法规制度、资源状况都比较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去发展自由贸易,以致整个英国最后发展成为庞大的工业帝国。李斯特认为这样的自由贸易是不平等的,只会对发达国家有好处,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他主张保护贸易,但不是永远保护,而是把保护当作发展的条件,发展的过程,当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时候,就可以实施自由贸易了。保护是分阶段的,受保护的是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业,竞争力欠缺的产业通过保护而发展,发展到具有竞争力的时候也就可以放开在国际上自由竞争了。
对外实施保护贸易,对内则要建立统一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李斯特说:“历史告诉我们,技术和商业是会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他们在本土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
重读李斯特,令人不禁想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有些产业进行适度的、有技巧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国内统一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以此来牢牢地吸引资本和人才。
(上期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见2011年2月10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