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走基层·蹲点·陕西渭南“大荔模式”

    本报“大荔模式”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04版)

        农业部专家:

        大荔县的探索当前尤为重要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记者李慧)3月25日,本报一版头条刊发的报道《“大荔模式”的聚变效应》引起农业科技推广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正如报道中所提出的,这种政府引导,群众点菜,企业埋单,科技送餐的做法调动起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广大农民等各方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技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合作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聚合各方能量,从而让先进农业科技真正走到田间地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与体系处处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守伦说。

        “科技成果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为农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真正走到田间地头,才能实现它的价值。”陈守伦指出,农业发展的出路在科技,而科技发展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完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不活、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如何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对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就显得尤为重要。

        “陕西渭南市大荔县的探索也说明,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引导起着重要作用。”陈守伦说,“这主要是一种技术和政策层面的引导,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广大农民主动去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这种引导不是主导,不是直接去干预农民的农业生产实践。”

        陈守伦认为,大荔县探索的这种连锁经营的模式,能够促进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标准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更加统一规范,从而让农民在更大范围得到高效的服务。

        “大荔的探索也告诉我们,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科技人员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要成为政府和农民之间连结的针和线;涉农企业不仅要销售农资产品,更要引导教育广大农民深入学习农资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担负起培养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培育职业农民的职责,从而让运用农业科技致富增收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陈守伦说。

        “大荔模式”报道在陕引热议

        本报西安3月27日电(记者张哲浩、程伟光、袁于飞、杜羽)3月25日以来,本报在头版头条等重要位置刊发的“走基层·蹲点”系列报道——《“大荔模式”的聚变效应》、《小村里来了大专家》、《这种讲座“真解馋”》等,在陕西省科技系统、渭南市及大荔县引起了强烈反响。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奚正平说:“光明日报走基层记者抓了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实践证明,‘大荔模式’对先进农业科技推广效果明显,目前正在省内大力推广。光明日报刊登这组报道,对深入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意义重大。”

        陕西省科技厅宣教处处长徐叔威说,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壁垒。“大荔模式”是陕西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联动探索,共同提升的“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长效农技服务新模式,作为政府的科技主管职能部门,我们深感服务农民责任重大。看了光明日报关于“大荔模式”的深入报道,更加坚定了全省科技系统深入推广“大荔模式”的信心和决心。徐叔威表示,当前,省科技工委和科技厅正结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当前陕西省深入开展的“三问三解”活动,进一步提升“大荔模式”的农技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加速其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应用,让农技真正实现为民、利民、惠民、富民的目标。

        与此同时,光明日报的报道在“大荔模式”的原创地——渭南市大荔县引起了热烈反响。作为“大荔模式”的载体企业,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的员工说:“这个报道很好地展示了我们‘大荔模式’”。

        报道也引起科技专家的关注和热议。土肥专家周亚军说,我认为“大荔模式”把技术和企业、技术和产品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技术不能物化,企业没有技术支撑的现象;解决了科学技术深不下去,零距离服务不到位,农民遇到生产问题不知向谁提的难题。同时,能把优质化肥品种和农资产品在第一时间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克服了原来“有处方无处抓药”的现象;解决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自实施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深得农民朋友的称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