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一座座漂亮的安居房带来安居乐业,一项项社保政策织就完善“安全网”,一个个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以来,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着力改善民生,“民生阳光”普照雪域高原各族群众。
近年来,西藏和四省藏区结合当地实际,推出牧民定居工程,极大改善了各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修则修,宜迁则迁”,极大地调动广大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目前,西藏已有174.27万农牧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屋,今年西藏将再完成59575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
四川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截至去年11月,已有45万牧民群众告别居无定所的艰苦生活;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自2009年以来共开工建设6.99万户,今年还计划新建游牧民定居工程1.46万户。
医疗、养老等事关群众民生幸福,在国家的支持下,西藏和四省藏区扩范围、提标准,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目前,西藏已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西藏的基层卫生设施在逐步完善,2010年以来国家和西藏共投入12亿元,先后实施67个县卫生服务中心、213个乡(镇)卫生院等建设项目;西藏社会保障的标准在大幅提高,2011年政府补助农牧民医疗标准由2009年的人均140元提高到2011年的260元,今年西藏第8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每月人均将达2700余元。
在四川藏区,2009年启动的四川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已培训藏区乡村医生1400名,藏区新农合参保人口达157万多人,参合率达95%以上;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6.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7.4%;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参保率在95%以上。
让所有的农牧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重要惠民工程。近年来,西藏和四省藏区加快农牧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目前,西藏已建成7座群艺馆,4座公共图书馆,74个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0多个行政村文化室,1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中心,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立。
在四川藏区,目前共建成2628个农家书屋,老百姓通过分享图书、聆听讲座、参加文化演出等方式,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2010年和2011年,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赠送四川藏区的4万台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机陆续送到藏区牧民家中。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文化根植于当地民众的“土壤”中,黄南州热贡艺人每年平均收入近2万元。2010年,黄南州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根据规划,实验区以同仁县为核心,辐射尖扎、泽库两县,涉及人口20余万。
(采写记者拉巴次仁、苑坚、浦超、吕雪莉、王军、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