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论文数量不再是“硬杠杠”

    复旦大学力推学术评价“代表作”制度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8日 06版)

        本报上海3月27日电(记者颜维琦、曹继军)在复旦大学,评选教授、副教授不再“一刀切”要求论文专著的数量。只要有“拿得出手”、“经得住考验”的代表作,通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就有资格参加高级职务竞聘。这一“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自2010年开始在个别院系试点,2011年已在复旦大学文科院系中全面实施,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尽快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广。

        一种现象的结果有目共睹: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熟悉学术研究规律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从产生想法,到收集资料、形成思路,再反复锤炼,也非一年半载之功。不合理的考评体制,滋长了学术浮躁之风,催生了不少表面繁荣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复旦大学力推学术评价“代表作”制度,就是希望将学术评价的指挥棒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来,引导和激励教师们沉下心来,做出高质量的工作,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周亚明介绍,“代表作”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级职务聘任工作过程中,现有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于判别的、少数真正优秀的文科申请人,可以自主向学院提出申请,提交1—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根据专家的学术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高级职务竞聘。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张巍是“代表作”制度的首批受益者之一。2010年,39岁的张巍凭借3篇“代表作”破格晋升为教授。而在以往,必须有1本专著、10篇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2个省部级以上的项目,才有资格申报教授。张巍告诉记者,仅10篇论文这条“硬杠杠”就会难住不少人。以他自己的研究为例,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柏拉图哲学的思想史研究》,需要阅读大量古希腊文的经典文献和后世多种外文的注疏,这项研究从他读大学时就已开始,到论文最终成熟并发表,前后花费近十年时间。

        “十年磨一剑”。“代表作”制度的实施,改变了现有较为“刚性”的人才评判标准,充分考虑到学术研究的规律,鼓励教师甘坐“冷板凳”,写“传世之作”。对于一些冷僻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作”制度也能及时给予应有的肯定。

        周亚明告诉记者,复旦大学探索“代表作”评价制度不是创新,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回归”。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代表作”评价制度,特别是加强评审专家库的建设与选择,确保“代表作”制度实施的公平、公正,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挥棒”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