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心声传递

    呵护写作,以农夫的耐心

    作者:李晓君 《光明日报》( 2012年03月27日 14版)
    李晓君像 郭红松/绘

        我对文学的热爱并非与生俱来,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整个小学和中学,我都沉浸在画画的乐趣里,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纸张——课本、作业本、草稿纸,以及废报纸,在上面涂画。

        老师对我的看法比较暧昧。因为我过于喜欢画画,有偏废和玩物丧志的迹象。但也有少部分老师欣赏我的“才华”,认为我与众不同,会有不错的未来。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中,也写到自己少年时代迷恋画画的经历。帕慕克在画画和初恋的双重狂热中,将忧郁的情怀融入了一座古老的城市。最后,他对母亲说:“我不想当画家,我要成为作家。”

        我欣喜地看到自己喜爱的作家帕慕克,有着和我类似的爱好画画的经历。

        闲来读报,得知著名画家吴冠中少时因为看了鲁迅的作品,而萌发了当作家的愿望。只是他最后没能如愿,却成了中国罕见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绘画大家之一。

        绘画和写作,仿佛天然地存在着转换的合理性。

        记得首部感动我的当代作家的长篇小说,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当年我十六岁。尽管时代的风气已然开放,但仍为其中情感和欲望的描写感到震惊。第一次觉得,文字比之绘画,在情感、意识和思想的表达上更有优势。绘画,是可以一览无余地一次性阅读的,而文学作品则是多层次、多时间维度的阅读。因此,我相信文学比绘画更有感染力,能更有效地揭示人类心灵和社会生活细密、丰富的纹理。

        人们是因为精神的饥饿而需要文学。读者如此,创作者也是如此。选择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不取决于内心的匮乏程度,而受着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我开始练笔,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虽然文化热、文学热已经消褪,整个时代沿着物质生产和消费的道路狂飙突进,但文学的余温尚存,理想主义的彩虹,还时时鼓舞着我这个来自僻远县城、孤陋寡闻的少年。

        写过一段诗歌以后,我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文体:散文。

        散文是个特殊的文体。似乎一直在制造热闹的表象,但在专业领域不太认为有艺术含量,经常会遭遇尴尬。无论是面对期刊、评奖,还是面对一般读者,散文的地位远没有小说强大。通常人们称一个只会写散文的人为作家是出于客套。我想这个处境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困惑。散文通常是学问家、诗人们的业余爱好。

        在今天互联网发达的情境下,散文家的面容有时还被一些企业家、官员和通常意义上的明星所遮蔽。即使是专业领域的创作者之间,其差别和相左的程度之深,也让人惊讶。散文的面目因之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

        我从写作散文开始,有在以往的写作中不曾有的感受:散文把我带到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幻象的空间,一个南方布满细密雨声、红色丘陵起伏、绿色植物淹没晦暗城镇的所在。那是一个堆积着历史云翳、现实尘垢和心灵谜语的斜坡。散文就像一道斜坡。在其上空,诗歌的闪电,不时更新着语言的形式和意味;在其背后,小说的高峰耸立,不断堆积着人类的记忆和可能性的生活沉淀出的新的矿脉;在其侧旁,影视的河流惊涛拍岸,始终用奔泻的方式谱写着人们争新恐旧的趣味。

        而散文的斜坡,在供人们漫游的同时,可以打捞历史的残骸,也可以照见平静或焦虑的人心。因为倾斜,散文获得一个不断滑行、飞翔的立足点。散文是可以飞翔和上升的,它拒绝写作者在盆地上懒散地漫步。

        散文的写作存在无限的丰富性和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因所谓“新”和“旧”而陷入不明就里的无谓争辩,也不因“纪实”或“虚构”而自断臂膀落入窠臼。散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不因其庞杂而失去其艺术上的纯粹。相反,好的散文,可以修正小说、诗歌、戏剧表达的局限,它可以“思想”、可以“性灵”、可以“结构”,甚至可以“隐喻”和“虚构”。散文可以充分满足一个人对情感的述说,对记忆完整性和直接性(而不需借尸还魂)的描述,它可以保留生活热腾腾的气息和细密的质感,它的平易朴实是诗歌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更高境界。

        散文的充分和深挚表达,拒绝对“生活”作浮光掠影的捕获和喟叹。散文对创作对象的深度挖掘,使一个写作者必须要有一个农夫的耐心和艰辛。甚至要重新对生活做田野考察式的勘探,在对历史典籍、地方文献、民间文书、口述资料、生活风俗、生产消费、道德伦理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感悟和思辨,用心去聆听那生活的风声和雨声……

        (作者为散文家,著有散文集《时光镜像》、《昼与夜的边缘》、《寻梦婺源》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